128,590
次編輯
變更
西坡遗址
,無編輯摘要
西坡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50米。断崖上暴露文化层厚达4米,有小口尖底瓶、夹砂红陶鼎、鬲、泥质红陶缸、罐;纹饰以绳纹为主,彩陶次之。彩陶以黑彩为主,红彩较少,有少量黑红并施的复彩和白衣彩。在晚段白衣彩和复彩有增多趋势;出土有一件筒形器以红黑复彩通体绘上中下三组“西阴纹”,每组分四个单元按二方连续方式排列。
石器有斧、刀、铲,属于仰韶文化,该遗址被认为可能与黄帝有关。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8-02/29/content_11156458.htm 灵宝西坡遗址考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图)],中国网, 2008-02-29</ref>
==庙底沟类型==
从考古学上看,黄帝时代对应的文化遗址分期是庙底沟类型以及大河村类型,黄河三角地带为中心区域的庙底沟类型在其所处的时代(距今约 6000年至5300年)居于领先的强势地位,庙底沟类型彩陶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23/21/17799864_480211278.shtml 庙底沟类型彩陶],360个人图书馆,2015-6-23</ref> 蓬勃扩张,分布范围北过长城、东临大海、南越长江、西至甘青,成为中国史前时代第一个繁盛期的最绚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但是长期以来,因为缺乏考古学证据,对于庙底沟类型的社会结构一直没有明确的认识。河南西部的灵宝地区是庙底沟类型的中心地带。发现的庙底沟时期大型中心性聚落多聚集于灵宝境内,西坡遗址面积达40万平方米,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者之一。为了探明庙底沟类型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复杂化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从1999年开始对西坡遗址进行了六次发掘,连续发现特大房址、壕沟、墓地、大型墓葬,屡次受到学术界和公众瞩目 。
国家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是解决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夏朝以前1000年的文化纪年问题。灵宝黄帝铸鼎塬聚落遗址群正处在这一时期,因此,灵宝铸鼎塬才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史料和遗物看,黄帝出生、建都、立业主要集中在广义的中原地带,也说明中原地带是当时最适宜人类生存繁衍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伟大民族的先人,曾在这片黄土地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当时灿烂辉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