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化圈

增加 3,024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文化圈(德语:Kulturkreis)是一个与文化相关的地域名词,多侧重“历史发展”与“地域统合”。 ==概念的由来== 德国民族…”
文化圈(德语:Kulturkreis)是一个与文化相关的地域名词,多侧重“历史发展”与“地域统合”。

==概念的由来==

德国民族学家莱奥·弗洛贝纽斯最早提出“文化圈”(Kulurkreis, Culture Circles)的概念,同是德国人的弗里茨·格雷布内尔(Fritz Graebner,1877-1934)对“文化圈”做了系统的从理论到方法的论述。

==与“文化区”的分别==

“文化圈”的概念与另一个类似的概念“文化区”的意思并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文化圈”概念着重“历史发展”与“地域统合”,而“文化区”较著重地理概念。

==世界五大文化圈==

===拉丁文化圈===

拉丁文化圈 (西方文化圈):代表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文化,后来突出科技文化,包括英美等世界多数国家。西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以白种人的居住地为主,包含欧、美、纽、澳等地。西方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是:议会政治(政治)、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经济)、中产阶级为社会上的主要力量(社会)、物质文明发达、基督教的价值观仍为主流以及重视消费与享受(文化)。

===汉字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因为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扩散中心,所以中国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现在东亚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汉字、儒家思想(例如这些地方都有孔庙)、以中国律法为蓝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国化的佛教。

===伊斯兰文化圈===

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代表伊斯兰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国家(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以及信伊斯兰教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伊朗、巴基斯坦等)。其特色就是直到今日仍虔诚地保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使用。东南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等等。

===印度文化圈===

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包括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印度文化圈的特色表现在对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

===东正文化圈===

东正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代表东正教文化,主要是在俄罗斯、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等地为主。而东欧文化圈所展现出的主要特色有:以东正教为其宗教信仰,使用西里尔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苏联尚未瓦解之前,因为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倾向极权专制,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但这些现象已随着苏联的瓦解而有了改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逐渐向西方文化圈结合、靠拢。
245,2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