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麝香牛

增加 22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生活习性==
​麝牛栖息于多岩荒芜地方,群居性,主要吃草和灌木的枝条,冬季亦挖雪取食苔藓类。性勇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退却逃跑。<ref>[https://www.zw3e.com/1278/29681.html 苔藓 是怎么形成的], 植物之家, </ref>
当狼和熊等敌害出现时,一群麝牛立即形成防御阵形,耳朵很小,覆盖有浓密的毛 ,成年公牛站在最前沿,而把幼牛围在中间。公牛会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用尖角袭击对方。
分布于加拿大,格陵兰岛,美国(阿拉斯加州),俄罗斯联邦。
据出土的化石结合地球的历史分析,麝牛曾是一种在 [[ 北半球 ]] 分布极广的动物。远在200多万年以前,曾发生过巨大的更新世 [[ 冰川运动 ]] ,使气候剧变,曾一直蔓延到中纬地区,而喜欢在冰雪中生活的麝牛亦随之来到此地。
在美国中部的 [[ 肯塔基州 ]] 曾发现其遗骨;在法国,石器时代的洞穴中不仅发现其化石,而且岩洞的壁画和雕刻中也有其形象。
石器时代结束时,麝牛便因大量捕杀而从欧亚大陆消失了。由于当时北美大陆尚无人类居住,麝牛才得以幸存。
北极地区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麝牛群,总数约7000多头,已濒于灭绝的边缘。
尽管格陵兰岛、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禁止捕猎麝牛,但仍有不少麝牛遭到疯狂的捕杀。为了使这种动物能够繁衍下去,许多国家不仅加强了必要的保护拯救措施,而且已在 [[ 阿拉斯加、哈德逊湾 ]] 东北部、 [[ 格陵兰岛 ]] 西部,甚至 挪威北部 等地,开始人工饲养麝牛。
==繁殖方式==
==种群现状==
麝牛是一种很有组织的群居性动物,在遇到天敌时,不像 [[ 野牛 ]] 那样惊惶地乱跑,而是形成一种特殊的防御圈,十几头公牛、母牛冲上高地,肩并肩把牛犊围在中间保护起来,脸朝外,低下头,虎视眈眈地面对着敌人。
它们的主要天敌是北极狼和北极熊。面对一具具三四百公斤的庞大身躯和坚硬的牛角(麝牛不论雌雄都长角),北极狼和北极熊往往无计可施,有时愤怒的麝牛会冲出防御圈主动发起进攻。
捕杀者先是派出猎狗追赶麝牛,等麝牛愤怒地形成防御圈准备决一死战时,便一个挨一个地将其射杀。
这种杀戮极为高效。1865年左右,阿拉斯加最后一头麝牛被射杀。到20世纪初,加拿大和 [[ 格陵兰 ]] 的麝牛也濒临灭绝。
1902~1909年间,美国探险家、海军少将彼利几次率领探险队向北极进军,共射杀了约600头麝牛做为食物,并通过出售麝牛毛皮获得活动经费。
如果不是加拿大政府在1917年通过法律禁止捕杀麝牛的话,麝牛可能早已灭绝。
1930年,美国国会提供资金,从格陵兰运了34头麝牛重新引进到 [[ 阿拉斯加 ]] 。在保护下,麝牛繁衍得非常快。在阿拉斯加大约已有3000头麝牛,在全世界大约有8万头,已不再被认为是濒危动物,某些地区甚至允许对其做限量的捕杀。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f>[2https://www.360kuai.com/pc/95faeaeef8b970fe8?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快资讯,2019-12-13 </ref>
== 资料來源 ==1.麝香牛(麝牛)外形特征 . {{Reflist}}[[Category: 370 齐鲁信息网 . [2017-6-29植物学总论]2.Ovibos moschatus . The IUCN Red List . [2017-6-29]
10,6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