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420
次編輯
變更
同行评审
,無編輯摘要
[[File:同行评审.png|210px|缩略图|右|<big>同行评审</big>[https://txt25.book118.com/2017/0424/book102007/102006410.png 原图链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424/102006410.shtm 来自 原创力文档 的图片]]]
==理由==
同行评审的其中一个理由,是在复杂的研究工作中,难以单凭个别作者或单一研究团队的力量来指出当中所有错误及瑕疵。这不是因为缺憾彷如海底针,而是对于新的兼收并蓄的 [[ 知识 ]] 产品来说,某些专家能够发掘改进的机会。因此向他人展示作品能够更容易曝露弱点,以获得建议及鼓励而最终得到合理的修正。保持审阅人和被审阅人的身份双向隐密及独立,能够有效防止在财政及出版上发生 [[ 结党营私 ]] 的问题,以求尽可能诚实的意见与批评。惟现阶段绝大部分之同侪审查程序,皆未对被审阅人之身份保密,故审阅人在审查时,即知悉被审阅人之身份,是以经常造成不公正之审查情形。
另外,由于评审人通常都是文章所涉 [[ 领域 ]] 里挑选出的专家,同行评审被视为学术研究和创立可靠学识的关键。文章发表后面向的学术界读者只是某个有限领域的专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同行评审来保证文章中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然后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进行后续或相关的研究活动。因此,如果 [[ 作者 ]] 被发现在文章中造假,通常视为重大丑闻,因为有可能许多其他研究者已经依赖于这项研究结果。
==评审过程==
在出版刊物时,编辑送出候选论文副本给那领域的专家,一般经由 [[ 电子邮件 ]] 或网络手稿处理系统来完成。通常一篇文章由二到三人审查。大多数文章经过审议过程后可能有如下结果:
*无条件接受原稿
*接受文稿,不过就某些观点上著者须再作增强
*退稿并鼓励文稿修改后再重新投稿
*直接退稿。
在 [[ 科学 ]] 刊物出版过程中,评审员并不以团队形式出现,他们没有互相沟通也互不认识,通常没有要求评审员达致某个共识。因此,小组的运作有别于陪审团。在一般情况下,虽然评审员对评审对象的质素没有一致意见,但仍然有几个方法来寻求一个相对一致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