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均时

增加 6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周均时(1892.11 年11月 -1949.11 年11月 ),字君适,原名[[周烈忠]],出生于 [[ 四川省 ]] 遂宁市蓬溪县金桥乡蛇亭咀村。[[中国国民党 ]] 革命委员会]] (简称民革)党员,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
==人物简介 ==
1892年1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金桥乡蛇亭咀村。
1904年,周均时随父经商到 [[ 重庆 ]] ,进入正蒙公塾读书。两年后随父去 [[ 上海 ]] ,在[[中国公学]]就读,继考入[[南洋大学]]船政科学习毕业。
[[辛亥革命]]后,返回成都考入 [[ 德国 ]] 留学。
1920年学成回国,经上海返渝。
1924年,他归国后,以科技兴办工业,当走实业救中国道路的理想破灭后,转为从教。先后执教[[暨南大学]]、[[南京中央大学]]、[[重庆大学]];还担任
[[ 昆明 ]][[ 同济大学 ]] 、上海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上海海事大学)校长。
著有《高等物理学》、《弹道学》教科书,颇受学生欢迎。是一名享有盛名的学者。他在不断探索救国途径中,终于找到了真理,并为真理而献身。
1906年,周均时随父去上海。适逢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留日学生反抗无效,乃相率归国,在上海筹建[[中国公学]]。四川军政学界崭露头角的[[熊克武]]、[[但懋辛]]、[[罗元淑]]、[[税西恒]]等人,都是该校创办时或担任过筹办工作,或当过教员,或与周均时同为学生。此后,他们在工作、生活上都有长期的联系。
后来,周均时回 [[ 成都 ]] 报考留学,考中第一。同年夏,他远赴德国,入柏林工业大学深造。在德期间,正值欧战爆发,生活学习条件极其艰苦。但他不仅学习从未间断,对德国的务实尚武、权责分明、办事认真的社会风习,印象特深。而对德国当权者黩武好战、贻祸国家人民的历史教训,亦有较深之领悟。周均时在德期间,经国内[[熊克武]]、[[但懋辛]]、[[吕超]]等人的侧面介绍,与同在德国的[[朱德]]结为好友。[[朱德]]把随身带去的财物全交周均时代为保管,并同住过一段时期。重庆解放后,[[朱德]]赴渝视察,曾问及周家情况,对这位已为人民革命光荣献身的具有科技专长的爱国老友深表惋惜。
1924年,周均时由德返回上海。他在上海亲眼见到“五卅”惨案,工人群众与帝国主义军警英勇搏斗,而大买办虞洽卿等则甘受帝国主义的收买,勾结工贼,进行分化工运的阴谋活动,极为愤慨。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后,他对国民党内左右两派公开分裂也大有意见。周均时十分敬佩孙中山先生的科学民主思想与革命精神,对所谓研究孙文学说的“权威”、国民党右派理论家戴季陶发表的言论,甚感困惑不解。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他想以科技创建工厂兴办实业的愿望既不能实现,为避免直接卷入政治斗争旋涡,乃决定摆脱一切羁绊,专心一意去从事教育,先后在[[暨南大学]]、[[南京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任教。
'''文教界的民主斗士'''
[[ 西安事变 ]] 后, [[ 蒋介石 ]] 被迫停止内战,实现国共合作。继而 [[ 七七事变 ]] 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时,周均时一反冷静深思的常态,常与[[黄墨涵]]、[[周钦岳]]、[[税西恒]]、[[吴泽湘]]、[[罗竞忠]]、[[吴骐]]等议论时事。当他听到中国军队取得[[平型关]]、台儿庄等大捷的消息,为之兴奋不已。他看到1938年5月31日傍晚《新蜀报》所发的号外,我空军飞往 [[ 日本 ]] 散发传单并安全返航,就找到该报总经理[[周钦岳]]快谈一阵。他认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外国侵略者从未很好抵抗过,更没有积极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战,所以每次都以敌之胜利、我之失败而告终。这次举国上下进行抗战,他坚信一定会取得胜利。
在此期间,周均时把留德学得的科技知识,先后奉献给祖国的工业开发与文化教育建设,期以改变祖国的贫穷落后而致富强的愿望屡次落空,但他一刻没有停止运用自己的力量去继续扶助文教事业,培养进步青年。
1949年夏,环境更加险恶,国民党在加紧镇压重庆学生运动的同时,进一步把特务魔爪伸向军政界。这时,周均时的朋友与家属曾劝他躲避一下,也有劝他到美国去的,他都坚抉回答说:“我的事业在这里,我不能走。”[[杨杰]]从昆明写封信托人带给[[黎又霖]],不慎消息走漏,军统完全掌握了黎又霖的情况。特务头子徐远举请示张群批准,于8月19至21日逮捕了[[黎又霖]]、周均时、[[王白与]]三人,21日在成都又逮捕了[[周从化]]。9月19日,[[杨杰]]在香港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据曾经看到周均时被捕后初次受审情况的特务回忆,8月20日,周均时被捕后,暂关在 [[ 国民党 ]] 西南长官公署第二处临时监房。他拒绝提审,在临时监房内大吵大闹,痛斥特务横行,还要冲到对面办公室去打电话,搞得看管人员手忙脚乱。第二天,周均时被转移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白公馆。
周均时在狱中,敌人对他诱降不成,刑讯不屈,铁骨铮铮,坚持气节。据和他关在一个牢房的[[周居正]]讲,他每天除尽可能找书看和同难友下棋外,还向他们讲些科学常识。最使周居正难忘的是:“居正,你是一个青年,前途无量。但时代车轮前进不止,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你们的头脑思想决不能顽固,否则,就不能接受新知识,就会落伍。”
有一天下午,刚吃过晚饭, [[ 周居正 ]] 与周均时谈论中国现状。周均时问居正:“你觉得今天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周居正说:“最大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历史的停滞,中国历史之所以停滞,则是由于二千年来的君主专制与杀人魔王的思想统治造成的。”均时说:“你讲得对,一点不错。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的文字问题。”他分析说:“文字的构成有三个条件,就是音调、语言、字形。文字是代表语言、音调的符号,而音调尤为重要。中国的文字是单音,说一句话,就有很多音同义异的情况,容易使听话的对方发生误会,不易了解。文字既是代表语言、音调的符号,符号越简单越好,使人易懂。中国文字太复杂了,学起来很困难。由于科学的发达,时间与距离的缩短,人与人的关系逐渐密切,势必需要一种共通的复音语和符号简单的文字,我们应有远见,改革我们的文字。”改革中国文字,虽不是周均时的首倡,但他身在魔穴之中,仍不忘国家民族的千秋大业,足见其精神风貌。即使在11月27日进
行大屠杀的前几天,周均时仍然神色镇定,不改常态。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