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太常

增加 4,51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太常,中国古代官名,掌宗庙礼仪。原名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太常;也有认为西汉初年名为太常,汉惠帝改为奉…”
太常,中国古代官名,掌宗庙礼仪。原名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太常;也有认为西汉初年名为太常,汉惠帝改为奉常,汉景帝时恢复旧称。新朝王莽改名秩宗。东汉再次恢复为太常。

==职责==

太常的主要职责,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由太常管理的诸陵县,被合称为太常郡。太常每月要巡视诸帝陵墓一次。汉代因太常事重职尊,其位列于诸卿之首。西汉时多以列侯任该职。由于该官涉及宗庙和典礼,在其位者动辄见咎。从汉武帝到西汉末,太常因过错而削爵免官的达二十余人。太常之秩为中二千石,有丞,并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十几个属官。东汉时省去十属官,任太常的人也不必为列侯,并多以名儒如桓荣、丁鸿等担任这一职务。另外,两汉时博士亦属太常。对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荐举,都由太常主持。所以太常又成为培养、拔擢通经学的官吏人才的一个重要机构(见太学)。

魏晋至明、清,历代太常职掌基本与汉同,改名为太常卿、太常寺卿(太常寺的主管长官)。唯属官博士及太乐、太史、太卜、太医,则先后分出,转属他司。太常遂成专掌祭祀、礼仪之官。

祭祀中,太常卿负责引导天子祭祀。 [1] 中祀以下的祭祀,可以由太常卿代表天子献祭。《开元礼》规定的吉凶宾军嘉礼如下:

===吉礼===

一曰吉礼,其仪五十有五。

一、冬至祀昊天于圆丘。

  二、正月上辛祈谷于圆丘。

  三、孟夏雩祀于圆丘。

  四、季秋大享于明堂。

  五、立春祀青帝于东郊。

  六、立夏祀赤帝于南郊。

  七、季夏祀黄帝于南郊。

  八、立秋祀白帝于西郊。

  九、立冬祀黑帝于北郊。

  十、腊日百神于南郊。

  十一、春分祀朝日于东郊。

  十二、秋分祀夕月于西郊。

  十三、祀风师、雨师、灵星、司中、司命、司人、司禄。

  十四、夏至祭皇地祇于方丘,后土同。

  十五、孟冬祭神州于北郊。

  十六、仲春上戊祭太社、太稷。

  十七、祭五岳、四镇。

  十八、祭四海、四渎。

  十九、时享太庙。

  二十、祫享太庙。

  二十一、禘享太庙。

  二十二、拜陵。

  二十三、太常卿行诸陵。

  二十四、孟春吉亥享先农,耕籍。

  二十五、皇后季春吉巳享先蚕,亲桑。

  二十六、有司享先代帝王。

  二十七、荐新于太庙,季夏祭中溜于太庙。

  二十八、孟冬祭司寒,纳冰。

  二十九、兴庆宫祭五龙坛。

  三十、皇帝视学。

  三十一、皇帝、太子释奠于孔宣父。

  三十二、国学释奠于孔宣父。

  三十三、仲秋释奠于齐太公。

  三十四、巡狩告圆丘。

  三十五、巡狩告社稷。

  三十六、巡狩告宗庙,归格仪附。

  三十七、皇帝巡狩。

  三十八、封祀于太山,禅于社首山。

  三十九、时旱祈太庙。

  四十、时旱祈太社。

  四十一、时旱祈岳镇以下于北郊,报仪同。

  四十二、就祈岳镇海渎。

  四十三、诸州祭社稷。

  四十四、诸州释奠于孔宣父。

  四十五、诸州祈社稷,祷诸神,禜城门。

  四十六、诸县诸里祭社稷。

  四十七、诸县释奠于孔宣父。

  四十八、诸县祈社稷及诸神。

  四十九、诸太子庙时享。

  五十、三品以上时享其庙。

  五十一、三品以上祫享其庙。

  五十二、三品以上禘享其庙。

  五十三、四品五品时享其庙。

  五十四、六品以上春祠。

  五十五、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

===礼===

卜日礼,国有大祀、中祀应卜日者,昊天上帝、五方上帝、皇地祇神州、宗庙皆为大祀,日月星辰、社稷、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帝社、先蚕、孔宣父、齐太公、诸太子庙、并为中祀,应卜日。及册命大事,加元服、纳后、巡狩、亲征封禅、太子纳妃。
251,8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