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普利策小说奖

增加 2,05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普利策小说奖(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最初叫Pulitzer Prize for the Novel)是根据美籍匈牙利人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普利策…”
普利策小说奖(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最初叫Pulitzer Prize for the Novel)是根据美籍匈牙利人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普利策奖的其中一个奖,只有美国公民有资格竞逐这个奖项。普利策小说奖从1917年开始颁发,1948年才改称现有的英文名字。

==历史==

普利策小说奖是美国最悠久和最著名的文学奖项之一,曾有很多著名作家获得过该奖项,包括辛克莱·刘易斯、赛珍珠、海明威、福克纳、约翰·史坦贝克、索尔·贝娄、托妮·莫里森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包括《纯真年代》《飘》《老人与海》《愤怒的葡萄》《杀死一只知更鸟》等经典名著。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视为美国最权威的两个文学奖项。

==奖项之最==

*最年轻获奖者:2000年裘帕·拉希莉(32岁)
*最年老获奖者:1966年凯瑟琳·安·波特(75岁)
*两次获奖的作家:布思·塔金顿、威廉·福克纳、约翰·厄普代克
*海明威曾在1941年凭借《丧钟为谁而鸣》在普利策小说奖评选中胜出,但后来由于当时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的强烈反对,获奖结果被推翻,结果1941年无人获奖。直到1953年海明威才凭借《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1963年福克纳凭借《掠夺者》第二次获得普利策小说奖,这是普利策小说奖第一次颁给去世作家(福克纳1962年因病去世)。

==拒绝领奖==

*1926年辛克莱·刘易斯凭借《阿罗史密斯》获得普利策小说奖,但他拒绝领奖,以此抗议他另两部作品《大街》和《巴比特》分别在1921年和1923年落选普利策小说奖。
*2000年美籍华人作家哈金凭借《等待》入围普利策小说奖最后三强,这是华人作家首次入围普利策小说奖,但最后输给了裘帕·拉希莉的《疾病解说者》,无缘获奖。
*2005年哈金凭借《战争垃圾》第二次提名普利策小说奖。
251,9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