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太常引

增加 23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太常:官名。秦置奉常,西[[汉景帝]]改为太常。职掌宗庙礼仪及选试博士,为九卿之一。历代沿置,为司祭祀礼乐之官,清末废。引:古代乐曲体裁之一。
据《[[填词名解]]》载:“《太常引》,汉周泽为太常,坚持斋戒,其妻窥内问之,泽大怒,以为干扰其斋戒,收送监狱。故有居世不谐,为太常妻’之谚。后人取其事以名词。或曰:太常,导引之曲也。”《[[太和正音谱]]》注“仙吕宫”。一名《太清引》。韩淲词有“小春时候腊前梅”句,名《腊前梅》 <ref>[http://ms.bytravel.cn/532/730477361.html 《太常引·小春时候腊前梅》],博雅古诗文网</ref> 。初有四十八字、四十九字、五十字及平韵、仄韵多种格式。后宋元人大多填四十九字体,《[[钦定词谱]]》仅录两体,以辛弃疾词为正体。
==词牌格式==
正体: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以辛弃疾《太常引·仙机似欲织纤罗》为代表。此词祇此二体,所异者前段第二句或五字或六字耳,俱有宋元人词可校。 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别首前段第二、三句,“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飞”字平声,“把”字仄声。[[许有壬]]词后段第三句“双桧插天青”,“双”字平声。辛词别首第五句“人道是清光更多”,“人”字平声,[[张野]]词“趁秋满天香桂枝”,“秋”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高词。
变体:双调五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以[[高观国]]《太常引·玉肌轻衬碧霞衣》 <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7ae6ecad49ba.aspx 太常引 宋代:高观国],古诗文网</ref> 为代表。此词前段第二句六字,如[[韩淲]]词之“还知道、为谁开”,《梅苑》词之“梅梢上、又春归”,沈端节词之“都知解、送人行”,韩玉词之“几曾放、梦魂闲”,陈孚词之“记生母、在今朝”,俱与此词同,但平仄小异耳,谱内参之,馀与辛词无异。
==例词==
<center> 太常引诗歌讲解 </center>
<center>{{#iDisplay:o3062f03t3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248,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