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羅伯托·羅塞里尼

增加 4,7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羅塞里尼曾經與[[瑞典]]電影明星[[英格麗·褒曼]]有一段令人爭議的戀情,他們在這段期間居住在義大利,並共同合作拍攝許多電影。1977年因為[[心臟病]]而去世。
 
==简介==
 
罗伯托·罗西里尼,意大利著名导演,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滥觞的发起人。他拍摄的一系列低成本电影用最大的真实记录了战后意大利的民生,这种关切相比起其中那些手摇镜头、低俯的角度等电影语言更为人们所纪念。
 
罗伯托·罗西里尼生于罗马,祖父和父亲是著名建筑家。高中毕业,突然对电影十分热衷。于是,放弃升入大学,进入电影界,开始在布景装置方面工作,其后学习摄影技术做摄影师,而后又学习剪接技术。
 
1934年,他写了一篇灵感来自德彪西的音乐《牧神午后》的电影故事,然后把它拍成电影。因一部分场面过于露骨而未获审查通过,在意大利未曾上映。他从1936年到1940年在一家国营专拍新闻片和纪录片的公司导了几部纪录片,但缺乏资料可查。处女作《牧神午后的前奏曲》创造性运用新鲜的视觉表现芭蕾的手法,但遭到禁映。罗西里尼并未灰心,百折不挠地投拍第二部电影《鱼的幻想故事》。他在罗马郊外一处别墅建了一个小影棚,希望把自己的梦想变成影象,企图把诗的梦幻拍成影象。在该片中,他描述了两条鱼在日常生活中的遭遇的变化和危机。他还建了一个小水族馆,搜集各种鱼类,并用长头发缚住鱼来控制行动,虽然十分艰难,他仍然贯彻始终,最终使该片于1937年完成,上映十分成功。此后又执导不少短片,到1940年共自资拍摄6部。这些短片手法新颖,尤其《鱼的幻想故事》,获得很高评价。
  
1938年,罗西里尼应邀撰写描写空军飞行员的战争片剧本。1941年海军司令让他拍摄一部海战纪录片,他前后拍了几千尺胶片的胶片,觉得作为纪录片使用太可惜了,最后决定改为剧情片,也就是他第一部长片,描写一艘医院船里的人际关系,上映后很受赞美。罗西里尼的弟弟伦兹奥协助配乐,并从此开始合作。1942年,他执导由维托里奥·墨索里尼 (执政者的儿子,也是他上部影片的制片人)构想,安东尼奥尼编剧的《飞行员归来》,描述空军飞行员从集中营逃走的故事。1943年导演从军牧师在俄国前线的《带十字架的人》。之后执导一部描写妓女生活的影片,因战火停拍。
  
二战期间,罗马被德军占领,他在逃亡中决心将这段日子拍成电影。他运用纪录手法拍摄罗马市民的艰苦,使用了过去从未见过的手法,这部影片就是二战影片最大杰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同时又是开创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之作。影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大奖,该片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开端。它在国际上的成功使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
  
次年他的《游击队》又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此后,他开始导演表现资产阶级精神道德空虚堕落的影片。1948年的《德意志零年》被欧美评论界认为是他的战后三部曲之一,也是一部重要的新现实主义杰作。影片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全盛时代曾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它在意大利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8年,他与瑞典女明星英格丽•褒曼展开了一段轰动的恋情,当时褒曼被其的名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深深感动,并写给他一封信表示期望能与之合作,罗西里尼也为之动容,后来两人于1950年合作《火山边缘之恋》时坠入情网,英格丽•褒曼并怀上了罗西里尼的孩子,当时她还与瑞典医生彼得•林斯特龙保持着婚姻关系,不顾大量誉论的抨击,褒曼很快与林斯特龙离婚,并与罗西里尼结婚。结果两人遭到了以好莱坞为首的电影界的抵制,两人后来合作的电影大都在业内颇有口碑却难以与观众见面。但是这段感情最终在1958年以离婚告终。而罗西里尼又与一印度女郎结婚,数年后又离。
  1
959年罗西里尼的作品《罗维雷将军》获得了第二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这部二战题材的影片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应。60年代的罗西里尼更是自由发挥,导演的作品大都颇富争议性,比如1966年的《路易十四的崛起》就被认为太过沉闷。不过罗西里尼并未理会这些意见,而喜爱这种风格的影迷也大有人在。
  
这位开创一代门派的电影宗师到最后都有没有离开过电影,1977年5月他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会主席,影展结束后因心脏麻痹而去世。
==得獎紀錄==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