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鼓

增加 2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从[[14世纪]]起[[瑞士]]步兵(佣兵或士兵)团把边鼓与短笛配在一起使用。以后,边鼓传布欧洲。早期边鼓的高度与直径相等或稍大。所用鼓皮比现代的厚,[[鼓槌]]也较粗,发音较沉重,缺乏明亮色彩。鼓在19世纪中变化很大,其形较扁,并且常用黄铜制成鼓身,用杆或螺旋来绷鼓皮。虽然17世纪早期就能用螺旋或杠杆操纵响弦的紧张度,在20世纪中才有了先进的[[机械]]装置,使响弦可以立即离开鼓面(为了产生特殊效果或避免由于别的乐器而引起的不需要的共振)。20世纪以前,常用肠衣作响弦膜。
到19世纪,军队演奏小鼓还是按口授的传统方法,只有到后来小鼓用在[[管弦乐队]]里时演奏者才需要乐谱。现代作品和爵士乐的演奏,要求奏出特殊效果,这可透过放松响弦、敲鼓边、用手指奏、用非标准的鼓槌或钢刷演奏来取得。史料证明,最早在管弦乐队采用小鼓的是法国作曲家兼古提琴演奏家马雷(Marin Marais)的[[歌剧]]《阿尔西厄尼》(Alcyone,1706)、[[罗西尼]]的歌剧《鹊贼》(La gazza ladra,1817),但在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和其他19世纪末的俄罗斯作曲家采用小鼓以前,它始终没有成为正式的管弦乐队乐器 <ref>[http://www.docin.com/p-1702891895.html 小军鼓:小军鼓-简介,小军鼓-历史 军鼓],豆丁网,2016-8-10</ref>
==构造==
===滚奏===
[[滚奏]]Roll又称轮奏,是以鼓棒轻弹鼓面,使鼓面的弹力带动鼓棒,以在短时间内发出连续的震动声音,而其特殊的声音则是来自于响弦(请参考上方之响弦)。而在[[力]]道上若有适当的控制的话,也可以轻易作出渐弱(dim.)及渐强(cresc.)的效果 <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Y1NTAzMDk2OA==.html?spm=a2hbt.13141534.0.13141534 小鼓教材滚奏练习101],优酷</ref>
==视频==
<center>《打击乐知识百科》第一期 《小军鼓》</center>
<center>{{#iDisplay:k0846qpxh9v|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17 鍵盤樂器;敲擊樂器;電子與電腦樂器]]
246,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