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复溜穴

增加 32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复溜穴.png|缩略图|右|[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6D/5C/o4YBAFwXVU-ANhscAAVbpYgOgP8764.png 复溜穴]]]
'''复溜穴''',经穴名,人体下肢穴位之一。 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
== 穴位解析==
1. 复溜:复,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
2、伏白:伏,隐藏、埋伏也。白,肺性之气也。伏白名意指本穴吸热溜散的水气隐伏着肺金之气的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温度上升而变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故名伏白。
3、昌阳:昌,昌盛繁荣也。阳,阳气也。昌阳名意指肾经阳气至本穴后才变为昌盛繁荣之状。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变为了天部的阳气,肾经阳气在此变得繁荣昌盛,故名昌阳。
4、肾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经过本穴动而不居,故为肾经经穴。
5、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其属金。<ref>[https://baikewww.so360kuai.com/docpc/5385344-5621791.html99b26f70b19c4b2ee?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快讯网]</ref> == 定位归经 ==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取穴时,患者应正坐或者仰卧。复溜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
取穴时,患者应正坐或者仰卧。复溜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 适用人群 ==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肿痛:主要表现为腿部、腰部的疼痛,这种体质的人可以用针刺复溜穴法。
(2)静脉曲张:这种体质的人可以用艾灸复溜穴法。
【注意事项】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 注意事项 ==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ref>[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88472.html博禾医生]</ref> == 穴位解剖 ==
穴位解剖
穴位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隐神经是股神经中最长的一支。该神经自股三角内下降,经其尖进入股?管。在该管的下端,与膝最上动脉共同穿股收肌腱板,离开该管;继在膝内侧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穿深筋膜,伴大隐表脉下降至小腿内侧,至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分为二支:一支继续沿胫骨内侧缘下降至内踝;另一支经内踝的前面,下降至足的内侧缘。隐神经可与腓浅神经的足背内皮神经结合。上述的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等由胫神经的肌支支配。
 == 主治病症==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
4.每天揉按3-5次,每次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即可相当于服用一天六味地黄丸的效果。
5.治疗失眠:肾水不足,内火亢盛,针刺或按压均可。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中医理论]]
27,0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