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麦田里的守望者

增加 29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英语:The Catcher in the Rye),又译为《麦田捕手》,为美国作家[[J.D.塞林]]格于195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这部有争议的作品原本是面向成年读者的,但迅速因其青春期焦虑和隔绝的主题而在[[青少年]]读者中流行。
该书以主人公霍尔顿 考尔菲德第一人称口吻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学籍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求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 <ref>[http://www.dushu369.com/waiguomingzhu/mtldswz/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线阅读],读书369 ,2014-11-17</ref>
该书于1951年出版之后,立刻引起巨大的轰动,受到读者——特别是青年人——的热烈的欢迎,被翻译为多国语版。小说每年大约有250,000本售出、总计为6500万本。时代杂志将《麦田里的守望者》列在“2005年度百大英语小说(自1923年起)”榜上,现代图书馆及其读者也将其列在[[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榜上。赞赏者认为本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传神地描写主角的内心思维,并说出了青少年不满成年世界充满虚伪欺瞒的心声。批评者则认为书中主角离经叛道,逃学、吸烟、喝酒又满嘴粗话,会给年轻读者带来不良影响。当时许多[[图书馆]]及学校将之列为禁书,并被列在美国最具挑战性图书榜上。但现在这本书却是许多美国[[学校]]的指定读物。有的评论家说,它“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而且有学者认为,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
[[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从一个中学生的角度,用中学生的口吻和措辞来叙述,既真实可信,有“如闻其声”之功效,又成功地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小说使用了大量的俗语和粗话,直接体现了小说的反传统的特点。同时,小说也有意识流文学的风格。
小说有异常强烈的讽刺意味。胡登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他想作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看护那些天真无邪的[[儿童]];他想离家出走,远离尘嚣,过田园般的纯朴生活。但是,现实生活中,他的理想却被一一击破。他抱着美好的幻想去学校找妹妹菲苾,[[眼睛]]看到的却是墙壁上书写的粗秽词语。当他觉得一切都将如他作愿,向妹妹话别之后就可以踏上离家的旅程之时,妹妹菲苾却执意要求要随他同去。胡登心头一阵惊恐,随即改变了注意,和妹妹回家。他的幻想是自己远离家庭和这个“恶浊”的社会,标志着自己成熟长大,而妹妹这样“天真无邪”的儿童在舒适的家居生活中各得其所。然而妹妹执意随他同去,在他描绘的美妙图画上涂了极不和谐的一笔 <ref>[http://www.doc88.com/p-9631505467446.html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评析],道客巴巴,2016-02-19</ref>
==视频==
<center>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推荐 </center>
<center>{{#iDisplay:d0766hs9t8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7 小說]]
276,8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