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物理宇宙学

增加 11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物理宇宙学.jpg|350px|缩略图|右|<big>物理宇宙学</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08/a8c6cafc83c244c2a9911e64125935c2.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45617488_12002422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物理宇宙学 ''' [[ 天体物理学 ]] 的分支,即宇宙学。它是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和 [[ 宇宙 ]] 形成及演化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宇宙学的研究对象是天体运动和它的第一起因,在人类 [[ 历史 ]] 的很长一段时期曾是 [[ 形而上学 ]] 的一部分。
==起源==
作为 [[ 科学 ]] ,宇宙学起源于 [[ 哥白尼 ]] 原则和 [[ 牛顿力学 ]] ,它们指出天体和地球上的物体遵守同样的物理原理并解释了 [[ 天体 ]] 的运动。现在这一分支被称为天体力学。一般认为,物理宇宙学起源于 [[ 二十世纪 ]] [[ 爱因斯坦 ]][[ 广义相对论 ]] 和对极远天体的天文观测。二十世纪的科技进步使对宇宙起源的猜测成为可能。它也帮助建立了被绝大多数 [[ 宇宙学家 ]] 公认作理论和观测基础的大爆炸理论。(虽然职业宇宙学家认为大爆炸理论给观测以最好的解释,一些人至今仍在鼓吹另类宇宙学如等离子体宇宙学和稳恒态宇宙学。)大致来说,物理宇宙学处理的对象是宇宙中最大的物体(如 [[ 星系 ]] ,星系团,超星系团),最早形成的物体(如类星体)和几乎均匀的最早期宇宙(大爆炸,宇宙暴胀,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学是比较特别的学科。它对 [[ 粒子物理 ]] ,场论有很强的关联。它的其他来源包括天体物理,广义相对论和 [[ 等离子体物理 ]] 的研究。
==极早期宇宙==
虽然 [[ 大爆炸理论 ]] 看起来可以解释早期热宇宙,它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它的物理模型虽然很简单,但是却没有被粒子物理所证实,其主要困难在于如何调和它和 [[ 量子场论 ]] 的矛盾。一些宇宙学家认为弦理论和膜宇宙学能为解决宇宙学原理提供另一方案。
宇宙学的另一主要问题是解释为什么粒子要多于反粒子 。X 。[[X 射线 ]] 观测表明宇宙并不是由物质和反物质的区域组成的。它的主要组成是 [[ 物质 ]]
重子产生和宇宙暴胀都与粒子物理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答案可能会产生于高能理论和 [[ 实验 ]] 而不是于天文观察中。
==太初核合成过程==
太初核合成是关于元素在早期宇宙形成的理论。当宇宙演化到大约三分钟时,它已经足够冷却,这时 [[ 核聚变 ]] 及核合成过程就终止了。因为大爆炸核合成过程持续的时间极为短暂,从 [[ 质子 ]] [[ 中子 ]] 出发,它的主要合成成品是轻元素如氘、氦-4和锂。其它元素则极为微量。(重元素主要是由星体如超新星中的核反应而形成的。)虽然在1948年伽莫夫、阿尔菲和赫尔曼就已经提出了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由于在此理论中轻元素的丰度与早期宇宙的物理性质关系密切,它至今仍然是检验大爆炸时期物理理论的极灵敏的探针。比如,它可以用来检验等效原理、 [[ 暗物质 ]] 和中微子物理。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宇宙微波背景 ]] 辐射是指退耦过程(即大爆炸所产生的光辐射停止与带电离子的汤普生散射及原子第一次形成这一过程)所残余的 [[ 辐射 ]] 。这种辐射是由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1965年发现的。它具有几乎完美的2.7K黑体辐射谱,只在十万分之一内偏离各向同性。宇宙学家们可以用描写早期宇宙细微起伏演化的宇宙学微扰理论来精确地计算辐射的角度功率谱。最近的 [[ 卫星 ]] (COBE和WMAP)和地面及气球(DASI,CBI和Boomerang)实验也测量了此功率谱。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精确地测量 {\displaystyle \Lambda } \Lambda -冷暗物质模型的参数,同时也为了检验大爆炸模型和新物理模型的预言。例如,最近WMAP的测量就为中微子的质量提供了限制。
更新的实验的目的则是测量微波背景谱的极化。它将为 [[ 微扰理论 ]] 提供更多的证据,也将为宇宙暴胀和所谓的次级非各向同性(如由背景辐射和星系和星系团相互作用引起的散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和萨克斯-沃尔夫效应)提供信息。
245,8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