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弟子规

增加 24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但是,[[江南大学]]副教授[[黄晓丹]]指《弟子规》诞生于清代,而做清代文献研究的黄接触了大量清代的[[诗文]]集、[[传记]]和[[家谱]],却从来没看到过有提到《弟子规》。黄问及研究民国文献的朋友、读过大量现代学者的[[回忆录]]和传记的朋友,发现他们也都从未见过《弟子规》。并指“《弟子规》编成后,因其通俗易懂,易于背诵,甚为普及,清代末年有的地方官府还将其定为私塾、义学的必读教材,甚至作为‘劝善’书籍,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使其广为流传。”的说法来自于文革时期的《天津师院学报》1974年01期文章《<弟子规>宣扬了什么?》。根据台湾师大刘雅苓与东北师大周明杰的考证,《弟子规》在[[鸦片战争]]之后才出现,作者过世后一百年之内并没有广泛出版。在《四库大系系列数据库》9153种书里,检索《弟子规》,只找到两条文献。“广为流传”的说法有夸大和臆测的嫌疑。检出的一条[[文献]]说:“劳乃宣,字玉初,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进士,……任吴桥,创里塾,农事毕,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规、小学内篇、圣谕广训诸书,岁尽始罢”(《清史稿·劳乃宣传》)。说明《弟子规》最初的使用环境是祠堂、茶馆、书馆,使用对象是干完农活的成年人,适用范围是社会下层,[[李白]][[杜甫]]没有读过它、清代的知识阶层也不读它。劳乃宣教授《弟子规》的本来目的是原先[[教育]]不识字的成年农民识字,并使其不违法;是用于向那些被剥夺了更高发展要求的农民劝善的[[行为]]规范。《弟子规》本来也不是专门写给[[儿童]]的。它的流行是二十一世纪开始的。
 
==视频==
===<center> 弟子规 相关视频 </center>===
<center> 弟子规全文</center>
<center>{{#iDisplay:i01329k3pj0|560|390|qq}}</center>
<center> 弟子规韵律操 </center>
<center>{{#iDisplay:w06179yygc6|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192 個人倫理;修身‎]]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