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豹式坦克

增加 7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豹式坦克''',又名五号中型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是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后,[[德国]]为应对苏联[[T-34坦克]],而研发生产的新型坦克,制式编号为Sd.Kfz.171,该坦克采用了新式55°倾斜装甲和长身管L/70 Kwk42 75毫米主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五号中型坦克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中首次投入实战,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战争后期,该型坦克与[[四号坦克]]是德军并列装甲主力。而它亦被认定为德国在二战中最出色的坦克,并与[[苏联]]的[[T-34/85坦克]]齐名。<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144161?from=search 二战经典坦克,豹式坦克简略介绍]2019-7-23</ref>
豹式作为主力坦克,生产数量只有数千辆原因主要是德国的军工生产受过晚的总动员影响,必须建造大量潜艇和本土防空力量,并不能象[[苏联]]一样把所有力量投入到陆军和前线空军的生产中去(苏联[[T-34坦克]]最大的生产地车里雅宾斯克厂战前是生产火车头的,而战时苏联几乎全部的铁路器材都来自援助)。而且英美的战略轰炸也严重影响了德国军工的生产。<ref>[http://mini.eastday.com/a/171103115145014-6.html 德国二战的五号中型坦克]2017-11-03 11:51</ref>
1944年7月1日中午,一辆德军黑豹坦克在诺曼底西部的海滩上和至少30辆M4A3中型坦克在350米的距离相互开火只用了30分钟黑豹坦克就把17辆美军坦克打成了废铁然后立即撤离。1944年7月27日诺曼底战役中,隶属党卫军帝国装甲师的中士[[巴克曼]]和他的豹式坦克正在追赶大部队,途中发现美军15辆[[M4谢尔曼坦克]]和一队卡车沿公路逼近。巴克曼将坦克停在十字路口,单枪匹马拦住美军去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击毁9辆美军谢尔曼坦克和数辆卡车。美军不得不呼唤攻击机前来救驾,这才用航空炸弹击伤了巴克曼的豹式坦克。最后巴克曼从容不迫全身而退,事后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1944年10月26日清晨4辆德军黑豹坦克在巴黎城郊外的23号公路设下埋伏但是在距离[[美国]][[M4谢尔曼坦克]]800米时被发现美军的8辆M4A3坦克先后24次向1辆德军坦克开火炮弹全部被反弹,而这辆黑豹坦克为掩护同伴撤退向美国的坦克冲来,25分钟内将28辆美军的M4A3坦克打成了一堆废墟而后安然撤离。<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144161?from=search 二战经典坦克,豹式坦克简略介绍]2019-7-23</ref>
并列双扭杆悬挂,每个摇臂连接两根扭杆,这种设计能将压力分别分散到两根扭杆上,行程高达51厘米。配上德系特色交错式负重轮。使豹式坦克在行驶中显得十分平稳,大大提高乘员舒适度与射击稳定性。但复杂的设计使维护变得很困难,其中被吐槽最多就是交错式负重轮,拆卸维修困难,又易损坏让后勤大爷是十分头疼。<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585235?from=search 豹毙三连,豹式坦克(中)]2-6</ref>
豹式坦克的炮塔防盾采用铸造形式,厚度为100毫米。炮塔可以通过电动或手动装置旋转。电动转动炮塔一周所需时间由15秒至93秒不等,这是由发动机的转数决定的。手动旋转手柄有2个,分别在炮长位置和装填手位置,单个手柄旋转一周炮塔仅旋转0.366度,若炮塔转动一周需旋转984周,2柄同旋需490周。并且其炮塔转动与[[虎式坦克]]相同,[[奥托·卡尔尤斯]]在其回忆录中讲述中提到,豹式的炮塔操作方法与虎式相同都是通过踏板来控制炮塔转动。<ref>[https://new.qq.com/omn/20180718/20180718A0U0K0.html 强大的豹子,德军五号坦克威风无比]2018 07/19 00:00</ref>
但一个新的、先进的中型坦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豹式坦克的生产工序和其他坦克相比较为繁琐。而这也恰好证明了[[四号坦克]]的优势,五号中型坦克和它相比要重两倍,在它看来IV号中型坦克几乎是一个轻型坦克。由于局势不断恶化,使得豹式坦克全线生产速度降低,而这也使四号坦克最终保持纳粹德国装甲部队的骨干直到战争结束。<ref>[https://new.qq.com/omn/20190428/20190428A02K2S.html?pc 二战德国装甲部队,还有一款著名的中型坦克,豹式坦克]2019 04/28 09:04</ref>
3,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