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遗址

增加 6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遗址.jpg|350px|缩略图|右|<big>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big>[http://photocdn.sohu.com/20100629/Img273151908.jpg 原图链接][http://travel.sohu.com/20100629/n273151705_1.shtml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遗址 ''' ,又称遗迹,是古代人類遺留下來的建築物遺址與生活環境的遺址,属于[[考古学]]概念。例如:古代皇宮、陵墓、[[萬里長城]]、[[金字塔]]、[[神社]]、[[寺廟]]、[[帕德嫩神廟]]等。
== 特點 ==
 
大多遗址的特点表现为不完整的残存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很多[[史前]]遗址、远古遗址多深埋地表以下。埋藏地下的遗址的发现多与人类活动有关,如[[农业]][[生产]]、[[建筑]]工地施工等;很多古代遗址属于[[探险]]发现。古代城市、古代建筑遗址多为残垣断壁,各种生活用品表现为不残破和不完整,但可以通过[[考古]]和人类学研究寻找人类生活轨迹。很多遗址属于[[战争]]、[[灾难]]之后的遗存。遺跡在[[考古學]]、[[歷史]]研究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提供研究人員了解古代人類生活的部分面貌。
按照時間,遗址可分為以下種類:
 
*人类在史前生活的遗存称为“史前遗址”;
*人类[[文明]]以后,[[历史]]年代久远的遗存称为“古代遗址”;
按照建築類別,可分為以下種類:
 
*都市遺跡
*宗教遺跡
===欧洲模式===
[[ 欧洲 ]] 是近代 [[ 考古学 ]] 的发源地,早在16世纪就已经产生遗址保护的概念,到19世纪末期逐渐系统化、科学化。欧洲模式主张保护遗址现状,以保护遗址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为目的。 在希腊,由于国家通过相关法律的约束,古物工作者对于古物的修复极为谨慎。比如希腊为保持雅典卫城的原始风貌,对城市的建筑高度、城市密度、城市色彩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最终使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达到完美契合。  
在[[希腊]],由于国家通过相关法律的约束,古物工作者对于古物的修复极为谨慎。比如希腊为保持[[雅典卫城]]的原始风貌,对城市的建筑高度、城市密度、城市色彩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最终使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达到完美契合。
===日本模式===
日本大遗址保护理念在 [[ 亚洲 ]] 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保护对象不但有物还有人。并通过遗址公园的建设扩大到遗址周边环境。他们使用复原设计和重建手段使历史场景再现,追求 [[ 文化遗产 ]] 的可观赏性。在保护了大遗址的同时,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化解了遗址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 
===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的特点在于遗址保护主体的多元化。在 [[ 美国建 ]] 立起由 [[ 联邦政府 ]] 、州政府、 [[ 地方政府 ]] [[民间组织_| 民间团体 ]] 与私人共同参与并紧密相联的保护体制。并且美国的大遗址保护强调以市民为主体,通过建立完备的 [[ 法律体系 ]] 与政府相关机构,在景观控制、环境教育展开多方面的保护活动,实现了遗址功能的转化与持续发展<ref>[https://site.douban.com/156925/widget/notes/192175951/note/580686101/ 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模式],豆瓣, 2016-09-09</ref>。
==视频==
247,9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