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儒

移除 29 位元組, 4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 图像 =
[[File:杨儒345.jpg|缩略图
|center|[http://img.zwbk.org/baike/spic/2015/01/29/20150129105407308_4608.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i?src=360pic_normal&z=1&i=0&cmg=227e38f9e7200c29955f9670960133bd&q=%E6%9D%A8%E5%84%92#/liteflow/list?imgkey=t012e52982eafb52a69.jpg&prevsn=-1&currsn=0 来自360图片]]]
| 出生日期 = 1840年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
 
== 人物简介 ==
杨儒(1840年-1902年2月17日),清末[[外交官]],字子通,清代[[铁岭人]],隶汉军正红旗。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十四年后任[[江苏镇海道]]道员,[[浙江温处道,安徽池太道]],1892年(光绪十八年)以四品卿任美公使兼斯尼巴亚(西班牙)和秘鲁公使,太常寺少卿,1896年转任出使[[俄、奥、荷]]三国公使,工部右侍郎。
杨儒公使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奉天交地暂且章程》"干预内政,侵我主权,断难接受,须重修约稿"。1月17日,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向杨儒公使口头提出约稿十三条,杨公使当即提出异议。2月16日,俄方在事先未经任何沟通的情况下,正式提出议款十二条,逼迫杨儒签字。杨儒公使以"条款须无损我主权方可签字"为前提予以拒绝。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杨儒公使与沙俄[[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的谈判前后共有13次之多,每次均由[[陆徵祥]]担任翻译和记录,经整理后电告清廷。陆徵祥回忆说:"这些记录反映了我国历史上最悲惨、最耻辱的时代。"对于[[沙俄外交大臣]]在谈判中提出的主张特别是俄国不但要控制东三省,还要控制蒙古和新疆、俄军不撤出东三省中国就不能在东三省驻军等,李鸿章与军机处竟电告杨儒"全权定计,朝廷不予遥制",而杨儒则坚持不签约。1901年2月5日,拉姆斯多夫约见杨儒,催逼签字,杨以"未奉朝旨"为由断然拒签,然后离开沙俄外交部直接返回使馆。杨儒公使面对强权能够做到毫不畏惧,但面对腐败无能的清廷却束手无策,因此心情一直不好,加上艰难的谈判令其身体不支,回到使馆下车时不慎跌倒在地,不省人事,十日后以身殉职。
词条标签: 人物 历史人物 外交官 清代 满洲==參考文獻=={{reflist}}
[[Category:清朝侍郎]]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