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味精

增加 60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味精|圖片 = [[File:味精.png|缩略图|右|350px|[http://www.5h.com/d/file/20180119/1516352928936868.png 原圖鏈接][http://www.5h.com/ys/102407.html 图片来源]]]  }} 
'''[[味精]]'''<ref>[http://xinzhi.wenda.so.com/a/1523026113614724 味精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ref>又称味素,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 简介 ==
味精是一种家常调味品,它采用面筋或淀粉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制成,主要成分为谷氨酸和[[食盐]]。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经科学家证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影响甚微。文献报道,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无害。还有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所以要适当地使用和存放。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的钠盐。是一种无臭无色的晶体,在232°C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溶解度]]为74克谷氨酸钠。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 <ref>[https://www.tianqi.com/video/1472.html 味精的主要成分],天气网,2019-04-24</ref>
== 味精的由来 ==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池田教授将谷氨酸钠称为“味之素”。这种风靡整个日本的“味之素”,很快传入中国,改名叫“味精”。不久,味精风靡全世界,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ref>[http://tool.xdf.cn/youlai/weijing.html 味精的由来],新东方网</ref>
味精,学名谷氨酸钠。其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按照北洋政府的专利法,吴蕴初的味精专利可以享有5年的专利保护。1926年,吴蕴初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的专利,希望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此后,国内各地先后出现了十几个味精品牌,国货味精市场极大繁荣,日本的“味之素”除了在日本关东军占领的我国东北地区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
一九二五年,因有了声势浩大的五卅运动相助,日货更受抵制,本来无力与味精竞争的味之素更趋颓萎,连南洋的华侨也弃日货味之素,改用了国货味精,进入了“天厨”。佛手牌味精不但打入了南洋各国市场,而且很快就成了该市场的紧俏商品 <ref>[http://character.workercn.cn/363/201806/04/180604085012707.shtml 中国味精之父吴蕴初],中工网2018-06-04</ref>
== 味精选 ==
1、选择味精时,最好能到正规商店(场)、超市购买大型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
2、选味精时以选晶体味精最好,因为这样不易掺假。
3、在选购味精时,一定要选晶体洁白、均匀、无杂质、流动性好、[[无结块]],无其他结晶形态颗粒的 <ref>[https://www.diyifanwen.com/meishicaipu/chufangbaike/4051531784540414811.htm 味精选购],厨房百科</ref> 。 
== 味精使用 ==
6.注意投放温度,味精在[[120℃]]的高温时会变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因而炸制食品,急火快炒时不宜使用,投放味精的适宜温度是[[70~80℃]],此时鲜味最浓。
7.注意适量,不必每天必用,每菜必用,防止对其产生依赖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及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每天允许摄取量(食物中原有除外)每公斤体重为120毫克,即5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允许食用[[6]]克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922/08/3407891_237512259.shtml 味精的正确使用方法],.360doc个人图书馆,2012-09-22</ref>
== 不宜人群 ==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