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卷书

增加 9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五卷书 ''' 》,古印度著名韵文 [[ 寓言 ]] 集,原以 [[ 梵文 ]] 和巴利文写成。据考证最早版本的五卷书当出现于前3世纪,但久已佚失,传说其作者名叫毗湿奴沙玛。现存的文本最早可以追述到6世纪时,此后该书被译成各种文字,包含巴列维文和叙利亚文,传播到世界各国。1964年 [[ 人民文学出 ]] 出版季羡林译《五卷书》全译本<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535598/ 五卷书],豆瓣</ref>。 《五卷书》的成书年代已不可考, [[ 季羡林 ]] 认为,印度的寓言故事出现很早,“最老的故事至迟在公元前六世纪已经存在了” [[ 金克木 ]] 认为:“现在印度有几种传本,最早的可能上溯到公元二、三世纪,最晚的梵语本是十二世纪编订的。” 
{{cquote|“世界上任何国家用任何文字写成的书籍以耶稣教的《新约》《旧约》译成的外国文字最多。但论到真正对民众的影响,恐怕《新约》《旧约》还要屈居第二位。”|季羡林}}
==由来==
[[ 印度 ]] 一个 [[ 国王 ]] ,有三个笨得要命的儿子,“对 [[ 经书 ]] 毫无兴趣,缺少智慧”,有一个名叫毗湿奴舍哩曼的婆罗门,“精通许多事论而享大名”,写下了《五卷书》,在六个月内教会了三个皇子统治论,从此,《五卷书》“就在地球上用来教育青年”。
《五卷书》产生后,它成为了古印度每一位皇子的必读书,用于教育印度王子们 [[ 治国安邦 ]] 之策,被印度皇室当做政治和修身的课本<ref>[http://www.huaxia.com/zhwh/yd/2016/07/4917776.html 《五卷书》:印度皇室教科书的人生智慧],华夏经纬,2016-7-8</ref>。不仅在 [[ 印度文学 ]] 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学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也影响深远。
==特点==
《五卷书》虽然以寓言、 [[ 童话 ]] [[ 诗歌 ]] 和散文等形式糅合展现其内容,其立意则颇为高远。顾名思义,该书包含五卷,分别是 《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已得到的东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其目的是教导国王的三个皇子如何安邦治国。就我看来,这些故事所包含的哲理几乎都取自生活,来自于老百姓,但最终又回到了生活当中。
第一卷《朋友的分裂》主述 [[ ]] [[ 狮子 ]] 的友谊导致狮子与大臣的疏远,落到实际生活中则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决裂。与此相反,第二卷《朋友的获得》则以 [[ 乌鸦 ]] 、老鼠、乌龟和 [[ 鹿 ]] 交朋友,强调的是齐心协力的重要性。第三卷《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提及 [[ 猫头鹰 ]] 是如何被乌鸦欺骗导致“王国”灭亡的,主要说明做人做事不要“轻信敌人”。类似的思想进一步在第四卷《已得到的东西的失去》中有所阐述,教导我们需要时刻堤防,并在危险时刻如何脱险。最后一卷《不思而行》立意就更加明显了,主要教导我们不要贪得无厌。
==哲言警句==
1.一个人在世界上受到重视或轻视,取决于他的行动,取决于他自己。
2.人们如果已经下定了坚强的决心, [[ 神仙 ]] 们也会来帮忙。
3.谁要是活像一堆毅力和勇气,再加上果敢与灵巧,谁要是把 [[ 汪洋大海 ]] 看得跟牛蹄水洼那样低浅渺小,谁要是把众山之王看得跟 [[ 蚂蚁 ]] 的土垤的顶一样的高,幸运女神自己就会到他那里去,她决不会把懦夫去找。
4.对那个永远精勤不懈的人,命运也一定会加以 [[ 垂青 ]] 。只有那些可怜的家伙才老喊:“这是命呀,这是命!”把命运打倒吧,要尽上自己的力量做人应该做的事情!那么你还会有什么过错呢,如果努力而没有能成功?
5.会合同别离联系在一起,一切存在的东西都不能永存不朽。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