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卷书

增加 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五卷书》,古印度著名韵文寓言集,原以梵文和巴利文写成。据考证最早版本的五卷书当出现于前3世纪,但久已佚失,传说其作者名叫毗湿奴沙玛。现存的文本最早可以追述到6世纪时,此后该书被译成各种文字,包含巴列维文和叙利亚文[1] ,传播到世界各国[2] 。1964年人民文学出社出版季羡林译《五卷书》全译本。《五卷书》的成书年代已不可考,季羡林认为,印度的寓言故事出现很早,“最老的故事至迟在公元前六世纪已经存在了”[3] 金克木认为:“现在印度有几种传本,最早的可能上溯到公元二、三世纪,最晚的梵语本是十二世纪编订的。”[4]
{{cquote|“世界上任何国家用任何文字写成的书籍以耶稣教的《新约》《旧约》译成的外国文字最多。但论到真正对民众的影响,恐怕《新约》《旧约》还要屈居第二位。”|季羡林}}
8.在什么地方,不应该尊重的人受到尊重,应该尊重的人得不到敬意。在那地方,一定就会发生三件事情:灾荒、死亡、还有危机。
 
==参考文献==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