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
次編輯
變更
恆春縣城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恆春縣城'''<br><img src="https://img.uukt.com.tw/view/70/1…”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恆春縣城'''<br><img src="https://img.uukt.com.tw/view/70/1080/20161127132558ttlNN.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img.uukt.com.tw/view/70/1080/20161127132558ttlNN.jpg 原圖鏈結] [http://uukt.com.tw/attraction/70 圖片來自uukt.com.tw]</small>
|}
</div>
'''恆春縣城'''位於[[臺灣]][[屏東縣]][[恆春鎮]],是[[清朝]]在[[牡丹社事件]]之後所設的[[恆春縣]]縣治所在,始動工興建於[[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臺灣|1875年]]11月15日),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1879年臺灣|1879年]]9月1日)落成,是臺灣現存[[城池]]之中唯一保存所有城門的一座。<br>
該城的遺跡在[[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的[[昭和]]十年(1935年)12月5日被指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台灣戰後時期|戰後]]則在[[民國紀年|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臺閩地區]]二級古蹟,後改為[[國定古蹟]]。<br>
臺灣現存城池遺跡中,臺北府城原五門缺了西門、新竹縣城(淡水廳城)原四門中只留下東門、臺灣府城(臺南府城)原十四門(正城八門、東西外城共六門)只剩下四門、鳳山縣舊城原四門缺西門、鳳山縣新城原五門只剩下東便門、澎湖廳城原六門餘二門(但小西門[[順承門]]保留較多古貌)。又金門城四門是後來重建,已非原物。
== 歷史沿革 ==
恆春地區舊稱琅𤩝,原屬[[鳳山縣 (台灣)|鳳山縣]]管轄,但實際上鳳山縣對此處的管轄能力有限。[[羅發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六月奉令來臺處理海防與善後事宜,而在該年十二月初一時他命臺灣道[[夏獻綸]]、浙江候補道[[劉璈]]前往琅𤩝探查,後來沈葆楨本人也在十二月十三日親自探查,之後在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奏,其奏摺中提到認為可依照夏、劉之見選定「車城南十五里之猴洞」為縣治,並打算由「素習堪輿家言」的劉璈處理築城事宜,又謹擬縣名為「恆春」。<br>
後來恆春古城在隔年,即[[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11月15日)動工,經費由國庫支應,但仍動員嘉義縣、臺灣縣、鳳山縣的仕紳前往督造,後於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1879年9月1日)落成。
日治時期,恆春古城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受颱風侵襲而受創,而後在昭和十年(1935年)12月5日被指定為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二次大戰中,恆春古城也受戰火波及而受損,之後在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碰上[[1959年恆春地震|地震]]再次受創;後來又因為開闢道路等因素,使得東門段的城垣在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及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先後遭拆除。
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恆春古城遺跡被列暫定一級古蹟,而[[屏東縣政府]]也在同年接受[[交通部觀光局]]補助下重建南門城樓;而在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又重建東門城樓,但因整建過程中有缺失,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公告時降為二級古蹟。而重建的兩個城樓中,東門城樓在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因遭[[白蟻]]蛀蝕又再次傾圮。
== 建築概述 ==
恆春古城周長有880丈(約2600公尺),城基厚2丈、而外牆高有1丈4尺5寸,內牆則高1丈3尺4寸,牆寬1丈6尺,設有四門,除南門有「明都門」之稱,其餘三門僅稱東門、北門、西門。城門外有壕溝,於城門處設有橋樑,而各個城門之間設有砲臺。而在城裡有[[縣署]]、[[典史署]]、[[文廟]]、[[同善公所]]、[[天后宮]]、[[風神廟]]、[[城隍廟]]、[[福德祠]]、[[三山國王廟]]、[[白龍庵]]、[[五龍君王廟]]、[[觀音廟]]等設施。又光緒四年(1878年)知縣[[黃延昭]]曾在城內挖掘五口水井,分別位在大街、縣署西轅門、風神廟前、縣署後與南門。
古城裡較為熱鬧的地區在西南部,主要街道有縣前街、西門街、打鐵街、南門街、客人街、東門街、北門街與土地公街等等。
== 風水 ==
《恆春縣志》中記載說恆春古城的四周有山,分別為三臺山(原稱硬仔山)、龍鑾山(原稱赤牛嶺,今復舊稱)、虎頭山與西屏山(原稱太平頂山,今復舊稱),在風水上被視為玄武(北)、青龍(東)、白虎(西)、朱雀(南),而三臺山為主山。又城內的[[猴洞山]]為龍脈所在,為廟宇集中地。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 class="wikitable"
|<center>'''恆春縣城'''<br><img src="https://img.uukt.com.tw/view/70/1080/20161127132558ttlNN.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img.uukt.com.tw/view/70/1080/20161127132558ttlNN.jpg 原圖鏈結] [http://uukt.com.tw/attraction/70 圖片來自uukt.com.tw]</small>
|}
</div>
'''恆春縣城'''位於[[臺灣]][[屏東縣]][[恆春鎮]],是[[清朝]]在[[牡丹社事件]]之後所設的[[恆春縣]]縣治所在,始動工興建於[[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臺灣|1875年]]11月15日),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1879年臺灣|1879年]]9月1日)落成,是臺灣現存[[城池]]之中唯一保存所有城門的一座。<br>
該城的遺跡在[[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的[[昭和]]十年(1935年)12月5日被指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台灣戰後時期|戰後]]則在[[民國紀年|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臺閩地區]]二級古蹟,後改為[[國定古蹟]]。<br>
臺灣現存城池遺跡中,臺北府城原五門缺了西門、新竹縣城(淡水廳城)原四門中只留下東門、臺灣府城(臺南府城)原十四門(正城八門、東西外城共六門)只剩下四門、鳳山縣舊城原四門缺西門、鳳山縣新城原五門只剩下東便門、澎湖廳城原六門餘二門(但小西門[[順承門]]保留較多古貌)。又金門城四門是後來重建,已非原物。
== 歷史沿革 ==
恆春地區舊稱琅𤩝,原屬[[鳳山縣 (台灣)|鳳山縣]]管轄,但實際上鳳山縣對此處的管轄能力有限。[[羅發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六月奉令來臺處理海防與善後事宜,而在該年十二月初一時他命臺灣道[[夏獻綸]]、浙江候補道[[劉璈]]前往琅𤩝探查,後來沈葆楨本人也在十二月十三日親自探查,之後在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奏,其奏摺中提到認為可依照夏、劉之見選定「車城南十五里之猴洞」為縣治,並打算由「素習堪輿家言」的劉璈處理築城事宜,又謹擬縣名為「恆春」。<br>
後來恆春古城在隔年,即[[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11月15日)動工,經費由國庫支應,但仍動員嘉義縣、臺灣縣、鳳山縣的仕紳前往督造,後於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1879年9月1日)落成。
日治時期,恆春古城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受颱風侵襲而受創,而後在昭和十年(1935年)12月5日被指定為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二次大戰中,恆春古城也受戰火波及而受損,之後在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碰上[[1959年恆春地震|地震]]再次受創;後來又因為開闢道路等因素,使得東門段的城垣在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及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先後遭拆除。
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恆春古城遺跡被列暫定一級古蹟,而[[屏東縣政府]]也在同年接受[[交通部觀光局]]補助下重建南門城樓;而在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又重建東門城樓,但因整建過程中有缺失,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公告時降為二級古蹟。而重建的兩個城樓中,東門城樓在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因遭[[白蟻]]蛀蝕又再次傾圮。
== 建築概述 ==
恆春古城周長有880丈(約2600公尺),城基厚2丈、而外牆高有1丈4尺5寸,內牆則高1丈3尺4寸,牆寬1丈6尺,設有四門,除南門有「明都門」之稱,其餘三門僅稱東門、北門、西門。城門外有壕溝,於城門處設有橋樑,而各個城門之間設有砲臺。而在城裡有[[縣署]]、[[典史署]]、[[文廟]]、[[同善公所]]、[[天后宮]]、[[風神廟]]、[[城隍廟]]、[[福德祠]]、[[三山國王廟]]、[[白龍庵]]、[[五龍君王廟]]、[[觀音廟]]等設施。又光緒四年(1878年)知縣[[黃延昭]]曾在城內挖掘五口水井,分別位在大街、縣署西轅門、風神廟前、縣署後與南門。
古城裡較為熱鬧的地區在西南部,主要街道有縣前街、西門街、打鐵街、南門街、客人街、東門街、北門街與土地公街等等。
== 風水 ==
《恆春縣志》中記載說恆春古城的四周有山,分別為三臺山(原稱硬仔山)、龍鑾山(原稱赤牛嶺,今復舊稱)、虎頭山與西屏山(原稱太平頂山,今復舊稱),在風水上被視為玄武(北)、青龍(東)、白虎(西)、朱雀(南),而三臺山為主山。又城內的[[猴洞山]]為龍脈所在,為廟宇集中地。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