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8
次編輯
變更
程顥
,無編輯摘要
== 生平 ==
其祖父任[[黃陂]]縣令,卒於該縣。父[[程珦]]年幼無力返鄉,遂居於黃陂,後來還做了[[縣尉]]。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黃陂縣尉時所生<ref name="">{{cite web | language =zh-hans | publisher=黃陂區政府網站 | title= 程朱理学奠基者: 二程夫子 與黃陂 | url=http://www.huangpi.gov.cn/zjhp/hpgk/ftrq/201008/t20100828_37535.html | author= | date= | accessdate=2008-12-01 }}</ref>。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進士]]第。歷官鄠縣主簿、上元縣主簿、澤州晉城令、太子中允、監察御史、監汝州酒稅、鎮寧軍節度判官、宗寧寺丞等職。程顥與其弟[[程頤]]共同為宋代理學奠定了基業,「新儒學」的真正成立,自程氏兄弟始。世稱「[[二程]]」,大哥叫大程,程頤叫小程。因二程兄弟長期在[[洛陽]]講學,故世稱其學為「洛學」。程氏兄弟最重要的貢獻在「天理」的發現,程顥提出「天者理也」的說法。他把「理」視為宇宙的本原。就天道來說,程顥形容它是「生」,謂世界生生不已。《識仁篇》提到「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定性書》則說「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大公,物來順應。」
在教育上,程顥先後在嵩陽、扶溝等地設學庠,並潛心教育研究,論著頗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體系。程顥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於培養聖人,「君子之學,必至聖人而後己。不至聖人而自己者,皆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