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梯田

增加 4,52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梯田: 文名称 国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梯田。建造梯田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因为在丘陵地带不好种植水稻,聪明的古人便在筑造了梯田,从而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使在丘陵地带大面积种植水稻成为可能,但是 梯田的种植对于人力的消耗相比平原要高出很多,而产量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对于丘陵地带的植被破坏很严重,所以这一耕作方式逐渐被淘汰,现时只为旅游景点。
==名称由来==梯田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色,但是观赏梯田的最好的时间是在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因为梯田在秋收后要灌满水保养,这个时候看梯田层次感很强,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的,很漂亮! 外文 “梯田”这个 名称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的《骖鸾录》,那是他从故乡吴郡去广西一路上的旅行记。他在江西袁州看到“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terrace field梯田,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更是一片人间仙境,中国境内有十分美丽壮观的!==主要梯田风景====元阳梯田==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特 点蓄水、保土、增产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 出 处秦汉时期  
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释 义==特点=== 面积大,形 各异的梯田连绵成片,每片面积多达上千亩;地势陡,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见梯田;级数多,最多的时候能在一面坡上开出3001多级 梯;海拔高,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2多米的山上,可以到达水稻生长的最高极限。===龙脊梯田===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清朝初年正 或波浪式断面 完工,距今已有六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一定没想到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开垦的深山会在21世纪散发出如此诱人的光芒,并且吸引众多中外游客游览观光。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是指在龙脊山上开发出 梯田,分为金坑(大寨)瑶族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梯田分布在海拔300米至11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前往梯田几乎都是盘山公路,一直升到约海拔600米以上,到梯田时海拔达到880米。2018年4月19日,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广西龙胜龙脊梯 、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
龙脊梯田景区主要分为平安壮寨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平安壮寨梯田有“七星伴月”和“九龙五虎”两大著名景观,景色秀美飘逸;金坑红瑶梯田有“大界千层天梯”,“西山韶乐”和“金佛顶”三大著名景观,气势磅礴,直上云端。整个龙脊梯田景区山清水秀。
===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 梯田 是在在丘陵 位于新化县西部 区水车镇境内,她周边的梯田达8万余亩以上,其 上沿等 势之 ,规模之大,形态之美,堪称世界之最。紫鹊界生态环境优美,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 线 方向修筑的 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 流畅,山高水长,板屋交错,充分展示出梯田 田地 自然美、古朴美、形体美、文化美 尤其 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 随着四季气候 有效措施 变化,使紫鹊界梯田更加婀娜多姿 如临人间仙境。 、保土、增产作用 奉公路盘旋于这些梯田之间达 分显著。 余公里, 梯田 遍布于海拔500米至1000余米 通风透光条件较好 十几个山头上,最大的不过1亩 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 最小 积累 只能插几十蔸禾,连绵起伏,辗转盘旋 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  据调查,紫鹊界 梯田 成型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苗 坡式梯田 瑶、侗 复式梯田 。梯田 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揉合 宽度根据 历史遗存,是古梅山 面坡度 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它规模之 小、土层厚薄、 ,数量之多,形态之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其独特的 耕作方式 、劳力多少和经济条件而定, 天然的 系统 、交通道路统一规划 同样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独特 修筑  ==注意事项==  梯田 时宜保留表 要注意防止侵蚀,即雨水沿山坡冲走 壤。大多数 梯田 修成后 边缘都围有石墙 配合深翻、增施 以防止土壤的流失。在没 机肥料、种植适当 石头 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 地方 以加速 梯田的边墙采用了长满草的土埂。在梯田“台阶”内的 土壤 熟化 能够保存雨水,确保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 ▲梯田布满秘鲁的这个山谷,并延伸到肉眼所能见到的远方,构成一幅由小块农田拼缀起来的画面 ▲几百年前 提高 南美洲的 壤肥力 著人修建梯田来种植粮食作物。直到今天这些梯田有的还在使用 。 ==参考文献==
[[Category:430 農業總論]]
723,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