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約恩·烏松

增加 1,976 位元組, 4 年前
內容擴充
{{unreferenced|time=2019-09-09T14:53:54+00:00}}
'''约恩·乌松'''(也译伍重),<small>AC</small>('''Jørn Utzon''',{{bd|1918年|4月9日|2008年|11月29日|Utzon, Jørn}}),出生于[[哥本哈根]],[[丹麦]]建筑设计师。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悉尼歌剧院]]。
==個人簡歷==
1937年烏松進入[[丹麥]]皇家藝術學院建築系,師從於[[施泰因·埃勒·拉斯姆森]](Steen Eiler Rasmussen)和[[卡伊·菲斯科爾]](kay Fisker)。兩位總恩師均為丹麥建築界的領軍人物。<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design/boqpe46.html|title=約恩·烏松:輝煌只有一次,但一次已是傳奇|website=每日頭條|author=萬邦文化|date=2017-05-18|accessdate=2020-02-05}}</ref>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烏松逃往[[瑞典]][[斯德哥爾摩]],並受僱於瑞典建築大師阿斯普朗德(Erik Gunnar Asplunde)的建築事務所。他在瑞典整整工作了3年,爾後便去了[[芬蘭]]首都赫爾辛斯,和芬蘭首屈一指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一道工作。 1948年,烏松開始了自己的遊歷生活。他前往當時的[[法國]]保護國——[[北非摩洛哥]],當他看到當地的村落建築時,感到十分吃驚。因為,那些樸素的建築和周圍的環境是多麼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完美而靜謐。尤其是其中黏土材料的反覆運用,深深地觸動了烏松,並影響了他後來的設計。 1950年,烏松結束了自己的遊歷生活,回到故鄉, 創辦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 [[1957年]],乌松在[[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方案竞标中意外获选,由于其设计理念大胆前卫,加上开支严重超出预算而受到多方的质疑,他被迫于[[1966年]]辞去总设计师的职位,由一位澳大利亚的设计师接任。其继任人依然延续乌松的风格。悉尼歌剧院建成后,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并于[[200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f>{{cite web|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5032|website=The News Lens|title=創建奇觀和重塑生活,兩位丹麥建築師讓雪梨成為雪梨|date=2017-04-01|accessdate=2020-01-23}}</ref>
乌松一生还设计过不少建筑名作,荣获过[[普利策奖|普利策]]等奖项。
[[2008年]],乌松在接连做了几次手术之后,在睡梦中心脏病发逝世 , 享年90歲 。 ==成就==1969年,任教於夏威夷大學的烏松,被邀請參加了科威特議會大廈的設計工作。 1978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授予烏松金質獎章,以表彰他的傑出創造,烏松這才感慨地說,是獎章治癒了他「雪梨悲劇」的創傷。 2001年,在Perth的Murdoch University 學習MBA,畢業後曾經在這裡看過歌劇《奧賽羅》和交響音樂會。 2003年,烏松獲得了世界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建築師]]
11,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