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伊隆·馬斯克

增加 61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內部連結
===Zip2===
馬斯克的「第一桶金」是與弟弟Kimbal於1995年創立的第一間公司叫「Zip2」, 主要為新聞機構開發在線內容出版軟件,由他們父親幫助2.8萬美元資金,後來《 [[ 紐約時報 ]] 》和《芝加哥郵報》都成為Zip2的客戶。1999年,電腦公司 [[ 康柏]](Compaq)以3.07億美元的現金和3400萬美元的股票收購了Zip2,此次交易馬斯克獲得了2200萬美元的現金。<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tech/qj9qpnr.html|title=狂人馬斯克和他創立領導的PayPal、Space X和特斯拉|date=2017-08-07|website=每日頭條|accessdate=2020-01-28}}</ref>
===X.com / PayPal===
Zip2 被收購後,馬斯克又與友人合作創 辦X辦 X.com公司,投資了1000萬美元。這家公司業務主力是在線金融服務和電子郵件支付業務。 2000年,X.com與Confinity公司合併。當時,公司有一項匯款服務叫貝寶(PayPal),公司後來就把業務重心放到PayPal上。 2001年,該公司改名為PayPal。2002年,電子商務巨 頭eBay 頭[[eBay]] 公司以15億美元收購 PayPal, 馬斯克擁 有PayPal11有PayPal 11.7%股權,因此得到了1.65億美元。現在PayPal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系統。
===Space X===
從互聯網,轉戰太空技術 2001年馬斯克開始研究太空項目,叫「火星綠洲」Space X, 目的探索未來人類能否到 [[ 火星 ]] 居住。為此,他和朋友到 [[ 俄羅斯 ]] 多次與 宇航 太空技術 專家探討到火星的可行性,但因購買火箭的成本太高而擱置。後來,經核算 認為自己有能力成立一家火箭發射公司,火箭的原材料成本其實只有報價的3%, 如果將火箭的價格降低到報價的十分之一,毛利率依然可以達到70% 2002年,馬斯克就成立Space X公司。Space X的全稱是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也就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同年, 馬斯克加入了美國籍
2006年8月,SpaceX獲得美國國家航 2002年,馬斯克就成立Space X公司,全稱是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太 航天局商業軌道運輸服務的合 探索技術公司」。 ,運送貨物到 年, 馬斯克加入了美 際太空站
2012年10 2006年8 ,SpaceX首次正式承擔向 ,Space X 獲得美國 際太 家航 航天局商業軌道 貨的任 輸服 , 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了「獵鷹9號(Falcon 9)」火箭,將「龍」太空艙送入軌道,開啟了私營航天 新時代。經過無數次失敗 合同 終於,2015年12月21日,SpaceX成功發射「獵鷹9號」火箭,並且一級火箭成功回收。同時, 還將11顆ORBCOMM人造衛星 入預定軌道。<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tech/2aqz25z.html|title=他失敗了無數次、曾差點破產,今天終於成功回收了火箭!|date=2015-12-23|website=每日頭條|accessdate=2020-01-28}}</ref>。此次SpaceX火箭發射成本預計6000萬美元,大大降低了人類進入 貨物到[[國際 太空 的成本, 人均飛往太空成本只需20萬美元左右。2017年3月,SpaceX在太空史上首次利用回收的「二手」火箭發射衛星成功。火箭回收再發射技術也日趨成熟 站]]
2012年10月,Space X首次正式承擔向國際太空站運貨的任務, 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了「獵鷹9號(Falcon 9)」火箭,將「龍」太空艙送入軌道,開啟了私營航天的新時代。 經過無數次失敗,終於2015年12月21日,SpaceX成功發射「[[獵鷹9號]]」火箭,並且一級火箭成功回收。同時, 還將11顆ORBCOMM人造衛星送入預定軌道。<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tech/2aqz25z.html|title=他失敗了無數次、曾差點破產,今天終於成功回收了火箭!|date=2015-12-23|website=每日頭條|accessdate=2020-01-28}}</ref>。此次SpaceX火箭發射成本預計6000萬美元,大大降低了人類進入太空的成本, 人均飛往太空成本只需20萬美元左右。2017年3月,SpaceX在太空史上首次利用回收的「二手」火箭發射衛星成功。火箭回收再發射技術也日趨成熟。 2015年提出了「 [[ 星鏈 ]] 」(Starlink)計劃,距地球335公里至346公里間的極低地球軌道發射1.2萬顆衛環繞在地球周圍,於2024年完成計劃。這些衛星將可以向全球提供WiFi服務,並降低網絡延遲。<ref>{{Cite web|url=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3201428|title=SpaceX發衛星提供覆蓋全球WiFi 馬斯克擔心被中國擊落|date=2018-02-26|website=BBC News|accessdate=2020-01-29}}</ref>
==='''特斯拉'''===
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 的原創辦人是 [[ 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與 [[ 馬克·塔彭寧]](Marc Tarpenning),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矽谷 地區 。2004年2月,馬斯克向特斯拉投資630萬美元, 條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長、 擁有 所有事務 公司 的最終決定權,而馬丁·艾伯哈德則是公司的CEO,特斯拉汽車也正式定位為電動的超級跑車。不過,特斯拉的首款車型Tesla Roadster的研發耗費了大量的資金,這也導致了創始人艾伯哈德以及其搭檔塔彭寧相繼離開了特斯拉。
2008年2月,特斯拉終於開始交付第一輛Roadster,最初的7輛車作為「創始人系列」提供給馬斯克、 [[ 谷歌 ]] [[ 拉里·佩奇]](Larry Page)、 [[ 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艾伯哈德、Ebay的 [[ 傑夫·斯科爾]](Jeff Skoll)等。不過,原定10萬美元一輛的Roadster成本已經達到12萬美元,被迫提價至11萬美元出售。<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tech/bq3bxlo.html|title=漫談:科技狂人馬斯克和他創立領導的公司|date=2017-08-10|website=每日頭條|accessdate=2020-01-28}}</ref>
為了解決資金困境, [[ 德國 ]][[ 戴姆勒 ]] 投資7000萬美元收購Tesla 10%的股份。不久,Tesla又與 [[ 豐田 ]] 簽訂合作協議,為豐田提供電池組以及電動發動機。後來,特斯拉獲得了美國能源部的低息貸款。2010年6月,特斯拉成功在 [[ 納斯達克 ]] 上市。2012年6月22日,特斯拉公司生產的全新電動車系列「Model S」1小時就可以充滿電池,首輛電動跑車正式交付。
2016年11月,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完成收購SolarCity Corp. 2017年2月,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 Inc.)改名為特斯拉公司(Tesla Inc.)。
===Solar City===
2006年, 馬斯克的表兄弟林登·里夫(Lyndon Rive)和彼得·里夫(Peter Rive)創立 了SolarCity 了Solar City 公司,馬斯克擔任董事長 。Solarcity 。Solar City 通過為客戶免費安裝光伏屋頂,以低於電網15%的電費直銷太陽能電力,受到美國居民的歡迎 。SolarCity 。Solar City 從一個小公司很快發展為美國光伏業巨頭,業務量幾乎以年100%的速度在增長,成為全美最大的太陽能屋頂租賃運營商。
2017年7月底,新款廉價電動車Model3售價為3.5萬美元, 希望在幾年後達到年產100萬輛。戴姆勒和豐田汽車已經不再持有特斯拉股份。儘管特斯拉一直在虧損,但股價卻一再創下新高,股票市值已經超過了通用汽車、福特汽車這樣的老牌汽車巨頭。
===超迴路列車===
 2013年馬斯克首次提出「超迴路列車」(Hyperloop)構想,稱其有望比飛機更快,成本更低,其旗下The Boring Company也已開始建造超迴路列車隧道  
法新社2018年10月22日報導,馬斯克宣佈,超迴路列車(Hyperloop)的洛杉磯隧道將在12月公開亮相,並且免費開放讓民眾試乘。
 馬斯克表示,這個試驗隧道的最高時速可達155英里(250公里)。那就是洛杉磯和舊金山之間的旅程可能只需30分鐘,而 非5到6 不是5至6 個小時。超迴路列車是一種航行在磁軌上的交通艙,有點像火車,不過它是運行在一個只有少量或沒有空氣的管道內。<ref>{{Cite Web|url=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429133 |title= 挑戰音速?鬼才馬斯克:超迴路列車12月亮相|date=2018-10-23|website=中央廣擴電台|accessdate=2020-01-28}}</ref> 
據報導,超迴路列車技術的複雜性和所需的複雜管道系統,將使建造成本高達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美元,且安全、監管、經濟和公共政策方面的挑戰仍然存在,但由於技術進步和主要投資者的興趣,超迴路列車的構想未來仍有實現可能。
13,5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