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费冠卿

增加 47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人物平生 ==
冠卿,生卒年不 [[ 唐代著名的 ]],字子 别号征 別號徵 君,青 阳县 陽縣 人。唐元和二年(807)及第 士,居 安待授官 。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 驰归 馳歸 。至家,母已安葬,悲 ,遂 母墓旁 结庐 結廬 守孝三年。嗣 居九 刘冲 劉沖 长庆 長慶 二年(822),唐穆宗 冠卿入京任[[ 右拾 遗]] , 婉 不就, 绝迹 絕跡 仕途,逝 于鸡 於雞 母山拾 费冠卿[[品性高洁]],为母亲墓尽孝三年之后,筑陋室隐居于九华山少微峰下达十五年之久,“[[惊动国中人]]”,唐皇室宗族诸侯王、殿院李行修,以倡孝道治国,极力向皇帝举荐费冠卿,穆宗也认为费冠卿确实是“峻节无双,清飚自远”之人,于是征召为右拾遗,费冠卿接诏后叹曰:“[[得禄养亲耳,丧亲何以禄为]]?”坚决不答应,时人以其“征诏不出”,尊为“费征君”,称其居宅为“费拾遗书堂”、“费征君旧居”,后人如[[王安石]]、[[苏辙]]、[[杜荀鹤]]多有凭吊,留有石刻,形成刘冲石刻群景观。费冠卿擅长诗文,隐居九华山期间,与姚合、张籍、马载、萧建、殷尧藩等互有唱和,写了不少咏吟九华山诗篇。其中与萧建的互为问答饶有趣味,时礼部侍郎的萧建是与费冠卿屡屡落榜时结识的朋友,写诗问九华,费冠卿以诗作“画”,活脱脱的一幅九华山地图,成为一时佳话。《全唐诗》收录其《不赴拾遗召》、《闲居即事》、《酬范中丞见》、《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题中峰》、《蒙召拜拾遗书情二首》、《挂树藤》《枕流石》、《久居京师感怀诗》、《答萧建》等共11首。费冠卿撰写的《九华山化城记》,记述了新罗僧释地藏金乔觉的身世和卓锡九华山的经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他自己所说:“余闲居(九华)山下,幼所闻见,谨而录之。”言下之意,他所记下的史事,全是他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记载。正由于是亲身见闻,费冠卿的这篇《九华山化城寺记》,历来受文坛和佛教界的重视,《全唐文》将其全文收录,足见它拥有“文苑之美”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的高品位成为学者研究九华山的的重要参考典籍
  費冠卿品性高潔,為母親墓盡孝三年之後,築陋室隱居於九華山少微峰下達十五年之久,“驚動國中人”,唐皇室宗族諸侯王、殿院李行修,以倡孝道治國,極力向皇帝舉薦費冠卿,穆宗也認為費冠卿確實是“峻節無雙,清飚自遠”之人,於是徵召為右拾遺,費冠卿接詔後歎曰:“得祿養親耳,喪親何以祿為?”堅決不答應,時人以其“徵詔不出”,尊為“費徵君”,稱其居宅為“費拾遺書堂”、“費徵君舊居”,後人如王安石、蘇轍、杜荀鶴多有憑弔,留有石刻,形成劉沖石刻群景觀。
 
  費冠卿擅長詩文,隱居九華山期間,與姚合、張籍、馬載、蕭建、殷堯藩等互有唱和,寫了不少詠吟九華山詩篇。其中與蕭建的互為問答饒有趣味,時禮部侍郎的蕭建是與費冠卿屢屢落榜時結識的朋友,寫詩問九華,費冠卿以詩作“畫”,活脫脫的一幅九華山地圖,成為一時佳話。
 
===著作===
[[File:费冠卿.jpe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48d4be835e3942889fc179f3c3a0c791.jpeg原圖鏈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8%B4%B9%E5%86%A0%E5%8D%BF&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sxsrf=ACYBGNTRwrK0_QEKoA908noBywSF84LULg:1579780658749&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jLgvPH1ZnnAhU5yosBHbFRAYYQ_AUoAXoECAsQAw&cshid=1579780959003927&biw=1507&bih=680#imgrc=GcKIYN4rd1w51M:] ]]
 
《全唐詩》收錄其《不赴拾遺召》、《閒居即事》、《酬範中丞見》、《秋日與冷然上人寺莊觀稼》、《題中峰》、《蒙召拜拾遺書情二首》、《掛樹藤》《枕流石》、《久居京師感懷詩》、《答蕭建》等共11首。
費冠卿撰寫的《九華山化城記》,記述了新羅僧釋地藏金喬覺的身世和卓錫九華山的經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如他自己所說:“餘閒居(九華)山下,幼所聞見,謹而錄之。”言下之意,他所記下的史事,全是他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歷的記載。正由於是親身見聞,費冠卿的這篇《九華山化城寺記》,歷來受文壇和佛教界的重視,《全唐文》將其全文收錄,足見它擁有“文苑之美”的藝術價值和藝術的高品位成為學者研究九華山的的重要參考典籍。
== 个人作品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QkwhtC820}}
[[九华山化城寺记]]
建中初,张公岩典是邦,仰师高风,施舍甚厚,因移旧额,奏置寺焉。本州牧贤者到寺,严师之敬;西江估客于云外见山,施帛若干匹,钱若干缗,焚香作礼,遥以祈佑,师广德焉。况亲承善诱,感悟深哉!旁邑豪右,一瞻一礼,必献桑土,岂诸牧不合礼焉?富商大族轻其产哉?道德感也!本国闻之,相与渡海,其徒实众。师忧无粮,发石得土,其色青白,不掺如面。夏则食兼土,冬则衣半火。无少长,畲田采薪自给。其众请法以资神,不以食而养命,南方号为枯槁众,莫不宗仰。中岁领一从者,居于南台,自缉麻衣,其重兼钧,堂中榻上,唯此而已。池边建台,厝四部经,终日焚香,独味深旨。时年九十九,贞元十年夏,忽召徒告别,罔知攸适。惟闻山鸣石陨,感动无情;将示灭,有尼侍者来,未及语,寺中扣钟,无声坠地;尼来入室,堂椽三坏,吾师其神欤?!趺坐函中,经三周星,开将入塔,颜亦如活时;舁动骨节,若撼金锁。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基塔之地,发光如火,其圆光欤?
其佛庙,群材缔构,众力保护,施一金钱,报一重果,下为轮王,上登圣地。昔有护法[[良吏]],洎施力僧檀越等,具刻名于石。深疾后代不能立殊绩以济众,又不能破除余财,崇胜因缘,啄腥膻,顾儿妇,生为人非,死为鬼责,悲哉! 时元和癸巳岁,予闲居山下,幼所闻见,谨而录之。孟秋十五日记。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唐朝人物]]
72,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