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6
次編輯
變更
司登冲锋枪
,無編輯摘要
== 开发历史 ==
[[File:Sdcfq2.jpg|260px|缩略图|左|'''司登冲锋枪设计者杜赛宾''' [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Sdcfq2.jpg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2570671162552004&wfr=spider&for=pc 图片来自百家号 ]]]
1940年6月,[[英国]]在[[欧洲]]大陆的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回本土,但是损失了大量武器装备,面对德军登陆在即的严峻局面,迫切需要一款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性能良好的[[冲锋枪]],以便在战时能快速大量生产。1941年初,英国在缴获的[[德国]][[MP40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款新型冲锋枪。以这款冲锋枪的两个设计师谢波德(Shepperd)和杜赛宾(Turpin)的姓氏首字母,以及所在的恩菲尔德兵工厂(Enfield)的前两个字母,命名为“司登”(Sten)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拥有几个二战之最:结构最简单,做工最粗劣,造价最低廉,外形最丑陋。该枪是英国应对德国入侵威胁而研制的,有多种型号,其中的一型还是二战中唯一可以安装消音器的冲锋枪。该枪的几“最”也概括了它好和坏的特点。它的设计是“多、快、省”的代表,结构以及加工制造极其简单。但其供弹具和保险装置的不可靠也常常引来骂声。它在二战中产量达400万支。该枪发射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32发弹匣供弹。因这种枪从侧面插弹匣,因此在中国被俗称为“偏插梭”。<ref>[http://m.sohu.com/a/213710360_9990084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鼎鼎大名的冲锋枪!]</ref>
== 结构机理 ==
[[File:Sdcfq4.jpg|260px|缩略图|右|'''司登冲锋枪枪机''' [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Sdcfq4.jpg 原图链接][http://m.sohu.com/a/191877802_651763 图片来自搜狐 ]]]
消声型装有木制主握把及木制固定枪托,比普通版本较重一些。弹匣槽上方标有“STEN M.C.MK IIS”铭文。后拉拉机柄并将其向下旋转至枪机框的凹槽内。射击方式通过扳机机构进行选择:从左向右按为单发射击,从右向左按为连发射击。弹匣扣位于弹匣槽上方,将其按下并卸下弹匣,后拉拉机柄退出枪膛中的枪弹,通过抛壳口检查枪膛,松开拉机柄,扣动扳机。<ref>[http://weapon.huanqiu.com/sten_mark_2s 司登Mark ⅡS冲锋枪 ]</ref>
| '''瞄准具型式''' || 圆形照门和缺口型准星
|}
==武器评价==
[[File:Sdcfq5.jpeg|330px|缩略图|左|'''一名手持司登冲锋枪的士兵正在射击''' [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Sdcfq5.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30632916_457251 图片来自搜狐 ]]]
斯登冲锋枪非常经典,特别是对于已经山穷水尽的[[英国]]来说,不到10美元的造价还有易于生产的优点,实在是太合适了。可以说,斯登冲锋枪是战时的应急之作。斯登冲锋枪的弹匣一般安装在机匣左侧水平方向上,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可以降低火线高度,在卧姿射击时这个优点就更加突出。但是在枪身一侧的弹匣会严重影响武器的重心,随着弹匣内子弹的逐渐消耗,武器的重心也会不断变化,这对于射击准确性是不利的,不过好在是冲锋枪,强调的是火力的持续凶猛而不是精确。另外,侧面弹匣也增加了武器的横向宽度,在运输和储存时会占据较大的空间。
当然,便宜没好货是永远的真理,斯登冲锋枪比常规的冲锋枪价格便宜很多,比相对杨贵的汤姆森和索米冲锋枪更是要便宜十倍,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就是可靠性差,射击时候容易卡壳,而保险关上了还会走火导致误伤。当时,不少盟军士兵不是被敌人打死,就是被斯登冲锋枪打伤或打死。所以,有些军队规定拿斯登冲锋枪都要走在前面,避免误伤战友。英国士兵相信,只要将司登冲锋枪扔出去,绝对会有走火的枪弹击伤敌人。 很快,这种枪成了盟军士兵最痛恨的武器。不过,二战期间还是有400万把被生产了出来,最终,它还是成为了一款战争名枪。<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2570671162552004&wfr=spider&for=pc 二战时英国最著名的斯登冲锋枪弹匣到底在哪里?]发布时间:18-06-07 08:15</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