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3
次編輯
變更
臺灣文社
,無編輯摘要
'''台灣文社''',是由志同氣合的[[文人]]所結成的[[社會團體|團體]]。亦稱“結社”<ref name="何宗美"/>。文社活動,多為砥礪[[作品|文章]]。有的文社[[學生社團|存在於各類大中小學校內]]<ref>{{Cite journal|title=淺探學生文學社組織的指導|author=王霜玲|url=http://www.cqvip.com/qk/88863x/200813/27756756.html|journal=文學教育|issue=13|doi=|others=|year=2008|volume=|page=118|pmid=}}</ref>。有的文社也參與[[政治]],如[[明末]]的[[複社]]、[[清末]]的[[文學社]]。<ref name="何宗美">{{cite book|author=何宗美|title=明末清初的文人結社研究|quote=清初社團達70多個,分佈範圍很廣,參與人數眾多,是清初一大奇異現象,歷史罕見。分佈于北方的山東、河南;東北的遼寧、黑龍江;江南的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嶺南的廣東;西南的雲南,貴州等地。有西郊吟社、顧頊結社、周燦結社、顧夢遊結社、假我堂詩會、陳濟生結社、班荊社、北湖吟社、求社、雲間七子社、懷忠社、迨社、望社、蓮社、重九會、驚隱詩社、閑社、竹西十佚社、東皋社、濮溪社、楊秉紘結社、忘機吟社、西湖八子社、南湖九子社、西湖七子社、南湖五子社、林時對晚年結社、棄繻社、登樓社、呂留良結社、章有成結社、孚社、毛聚奎結社、鷦林六子社、小蘭亭社、萬斯同結社、講經會、忠誠社、耆英會、西園詩社、雅汋社、探梅詩社、東皋詩社、北田五子社、珠江社、溪南社、羅謙結社、湖心詩社、海外九社、福台新詠社、何宏中結社、北丘社、十老社、鄭與橋結社、鶴林社、石湖詩社、雪園續社、滲慎交社、朱觀賓結社、十郡大社、菉斐堂社、雲門社、原社、丁酉社、真率社會、北郭詩社等等。}}</ref>
==宗旨及成員==
'''臺灣文社'''為[[林子瑾]]等12人以「維持漢文」為旨所成立的文學團體。[[臺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傳統文社的結成既是文脈與道統的承繼,更是回應漢文存續危機,進行差異性的創造性轉化。<br>
文社形成的社群,依時列次,有[[崇文社]](1918年)、[[臺灣文社]](1919年),以及[[高山文社]](1922年)等,分別於[[彰化]]、[[臺中]]與[[臺北]]創立。其中,崇文社結合儀式,春秋兩時例祭[[關聖帝君|關帝]]、[[文昌帝君|文昌]]等聖人,這點與高山文社祭儀於[[孔子|孔]]誕釋奠頗為雷同。然而,崇文社通過徵文,溝通意見,並參與儒釋論爭,一時全臺鵲聲;高山文社則著重於擊鉢賦詩,以區域交誼為主;臺灣文社在「文化調適」和「知識傳播」的討論,有著特殊的取徑,具體表現在機關雜誌《臺灣文藝叢誌》中,以選登、譯介、徵求文章與舊文重刊的方式,開展臺人寬廣的視域。<br>
「臺灣文社」的組成與發展,與[[櫟社]]有著密切的關聯。<br><br>
==籌設時間==
臺灣文社的籌設,是在詩會中討論提出的,1918年9月20日,清水的[[鰲西詩社]]與中臺地區的[[櫟社]],假清水街源順號的伯仲樓,舉行雙社聯吟,會中由[[蔡惠如]]、[[林幼春]]提議,設法維持漢文(臺灣文社成立後,兩人任理事、名譽社員),遂於次月19日,籌備「臺灣文社」,據《[[臺灣日日新報]]》載云:「中部某有志者等。爲廣聯同好研究漢文起見。近倡設一社。稱曰臺灣文社。竝擬發刊文藝叢誌。募集詩文揭於誌上。以頒布於一般志願入社之社員及購讀者等」。12月12日,舉行成立大會,由[[櫟社]]同人:[[傅錫祺]]、[[蔡惠如]]、[[林幼春]]、[[林子瑾]]、[[鄭汝南]]、[[林獻堂]]、[[陳聯玉]]、[[陳懷澄]]、[[林載釗]]、[[陳滄玉]]、[[陳基六]]、[[莊伊若]]等十二人,共同組成,設址於[[臺中州]][[臺中市花園町]]五丁目五六番地(今[[台中市]]東區振興里信義街上),並設文庫、購讀報刊雜誌於此。會中通過暫行的〈臺灣文社規則〉,議定次年元月,發刊《[[臺灣文藝叢誌]]》,以為「鼓吹文運。研究文章詩詞。互通學者聲氣」,1919年10月19日,正式通過〈臺灣文社規則〉,首條即彰明「鼓吹文明。研究文章詩詞。互通學者聲氣為宗旨」,從文學、文運到文明,擴充了思考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