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泰曾

增加 10,16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林泰曾 | 原名 = | 图片名称= File:林泰曾1.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baidu.com/pic/%E6%9E%97%E6%B3%B0%E6%9B%…”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林泰曾
| 原名 =
| 图片名称= [[File:林泰曾1.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baidu.com/pic/%E6%9E%97%E6%B3%B0%E6%9B%BE/10044513/0/f9198618367adab46133f1158fd4b31c8601e481?fr=lemma&ct=single#aid=0&pic=f9198618367adab46133f1158fd4b31c8601e481 原图链接]]]
林泰曾.jpg
| 图片大小 = 200px
| 图片说明 =
| 最高职务 = 北洋水师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带
| 届数 =
| 国家 = [[大清帝国]]
| 爵位 =
| 籍贯 = [[福建省]][[侯官县]]
| 族裔 = 汉族
| 旗籍 =
| 字号 = 字凯仕
| 諡号 =
| 出生日期 = 1851年
| 出生地点 =
| 逝世日期 = 1894年
| 逝世地点 =
| 墓葬 =
| 配偶 =
| 亲属 =
| 出身 =
| 经历 =
| 著作 =
}}
'''林泰曾'''({{bd|1851年||1894年|catIdx=L林}}),字'''凯仕''',男,[[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代[[北洋海军]]高级将领,为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带]]。

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后,镇远号入港时触礁受损,林泰曾自认失职后服鸦片自杀。<ref name="福州市志">福州市志</ref>

[[File:林泰曾2.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6%9E%97%E6%B3%B0%E6%9B%BE/10044513/0/f9198618367adab46133f1158fd4b31c8601e481?fr=lemma&ct=single#aid=0&pic=9d82d158ccbf6c811ce01774bc3eb13532fa4052 原图链接]林泰曾]]
==生平==
林泰曾之祖父[[林霈霖]],系[[林则徐]]胞弟孙子,故林泰曾称福建船政大臣、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为姑丈。

林泰曾父母早亡,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入后学堂习驾驶。1871年毕业,上[[建威号]]练习船游历各地,1874年任建威号[[大副]]。次年随福建船政学堂总教习[[日意格]]赴欧游历,1875年5月至1876年4月就读于{{le|高士堡学堂|Burney's Academy}}(一所英国海军军官[[补习班|预校]])。

1877年清廷选派中国第一届留英海军学生十二人,因外国学生进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就读须先通过入学试,包括林泰曾、[[刘步蟾]]等三人不参加考试不能入学,林在英国海军四艘不同种类军舰上实习,另三人没有通过入学试,仅六人通过考试并从海军学院毕业。

他1879年回中国,升任[[游击 (官名)|游击]],不久沉葆桢命他任[[南洋水师]]的飞霆号砲艇管带。<ref name="马幼垣2009">{{cite book|author=马幼垣|title=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d_nUCQAAQBAJ&pg=PA60|date=2009年|publisher=联经出版事业|isbn=978-957-08-3418-5|page=49,60,68,70}} 又见{{cite web|author=马幼垣|url=http://www.cciv.cityu.edu.hk/publication/jiuzhou/txt/12-6-178.txt|title=刘步蟾和东乡平八郎──中日海军两主将比较研究四题}}{{Dead link|date=2019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ref name="沉岩2012">{{cite book|author=沉岩|title=船政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院|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cXtGDwAAQBAJ&pg=PA167|date=2012年| publisher=书林出版|isbn=978-957-445-500-3|page=167}}</ref>

===北洋水师===

1880年调入[[北洋水师]],先任[[Epsilon级砲艇|镇西号砲艇]]管带。之后赴英国接[[超勇号无防护巡洋舰|超勇]]、[[扬威号无防护巡洋舰|扬威]]号,回国后任超勇管带。

1886年改任[[镇远舰|镇远]]号管带。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林泰曾为左翼总兵,加[[提督]]衔。

林泰曾“性沉默,寡言笑,存心慈厚,能忍人之所不能忍”,管带军舰,“用人信任必专,待下仁恕,故临事恒得人之力”。沈葆桢赞他“深通西学,性行忠谨”。自入北洋以来,频年巡历重洋,驾驶操练均极勤奋,为创建北洋海军出力颇多,[[李鸿章]]称他“资深学优”。先后两次随北洋海军出访日本,给日本海军界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称他是中国海军的“宝刀”。

==黄海海战==

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之前,林泰曾请求「开缺」(相当于辞职),被[[李鸿章]]拒绝。<ref>{{cite web | url=http://mil.sohu.com/20140328/n397386285_1.shtml | title=甲午海战告诉我们什麽 北洋水师的12管带们 | access-date=2019-03-19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01000350/http://mil.sohu.com/20140328/n397386285_1.shtml | archive-date=2015-04-01 | dead-url=no }}</ref><ref>{{cite book|author=姜鸣|title=《龙旗飘扬的舰队: 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 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2aiEAAAAIAAJ|year=1991年|publisher=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chapterurl=http://mil.news.sina.com.cn/2003-01-14/102551.html | chapter=《黄海海战1》}}</ref>

[[黄海海战_(1894年)|黄海海战]]中林泰任镇远舰管带,与[[日本联合舰队]]作战。镇远及旗舰定远为北洋舰队之主力,在战事中为日军围攻。镇远虽中弹极多并曾一度起火,但仍沉著应战而未曾退避。据[[马吉芬]]回忆,林泰曾在海战时躲在指挥塔裡祈祷,镇远每一次中弹,林就像狗一样嚎叫。<ref>{{cite magazine | magazine=The Strand Magazine | url=https://archive.org/stream/TheStrandMagazineAnIllustratedMonthly/TheStrandMagazine1895bVol.XJul-dec#page/n631/mode/2up| title=''Captain McGiffin - Commander of the "Chen Yuan" at the Battle of Yalu River'' | author=Alfred T. Story | pages=第620页|date=1895年7~12月刊|volume=10|language=en}}</ref><ref>{{cite web|url=http://www.jiawuzhanzheng.org/paper/majifen-fangtanlu|title=马吉芬访谈录|website=[[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quote=马吉芬先生又发现林总兵——右翼的指挥官——和他的一名高级军官的表现甚至比那些军官们更可耻。「我不断地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从我下方的指挥塔裡传出来」,马吉芬先生说,「我觉得对那种声音最恰当的比喻就是狗吠,我很奇怪这到底是什麽发出的,但我当时没空去询问这个。不久后我为了指挥战舰进入到指挥塔中,我惊讶地发现这竟是我那尊敬的舰长发出的!他正跪倒在地,以极快的语速用中文喃喃自语——祈祷著,或者说一边祈祷一边诅咒著——每一发炮弹击中军舰时他就像狗一样嚎叫起来。只要我还活著,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幕景象和那种声音。我真想踹他一脚,可是我没那麽做。可是在整场战斗中,我能从他每一次嚎叫中知道有炮弹击中了我们,除此之外,我倒是因为忙于其他事务而不可能注意到军舰的每一次中弹」。|access-date=2019-03-0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306043547/http://www.jiawuzhanzheng.org/paper/majifen-fangtanlu|archive-date=2019-03-06|dead-url=no}}</ref>[[李鸿章]]战后的奏摺也说林泰曾胆小。<ref>{{cite book|author=马幼垣|title=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d_nUCQAAQBAJ&pg=PA81|date=2009年|publisher=联经出版事业| isbn=978-957-08-3418-5|page=p. 81}}</ref>

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不再轻出。镇远号于12月17日从旅顺撤入威海时触礁,船身裂痕馀三丈,虽经紧急修补未有下沉危险,但已不能高速航行;而舰队船坞所在之旅顺已为日军所攻陷,因此亦不可能再修复作战,北洋舰队实力大减。林泰曾自认失职,于19日清晨服鸦片自杀。

===海战回顾===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中国出兵代为镇压。李鸿章派遣海陆军赴朝,日本政府也同时派兵入朝。李鸿章又增派林泰曾统率“镇远”等3舰赴朝鲜仁川,以增强在朝海军实力。五月二十二日,林泰曾致电李鸿章,以战争一触即发,请饬北洋海军大队备战候进,并请调南洋军舰北上。次日,又电李鸿章,认为仁川泊船,“战守均不宜,拟以一二船驻仁探信,余船驻牙备战守”。李鸿章转询[[丁汝昌]]的意见,丁汝昌认为,水陆添兵必须大举,如果只是零星调往,有损无益,因此主张将“镇远”等舰调回,在威海齐作准备,以待主力决战。李鸿章回电同意,“镇远”等舰遂返回威海备战。

六月二十三日,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中国军舰及运兵商船,挑起了[[甲午战争]]。八月十八日,中日两国海军主力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遭遇,展开了激战。临战前,林泰曾下令卸除舰上的舢板,以示“舰存与存,舰亡与亡”。

海战自中午12时50分打响,林泰曾指挥“镇远”沉着应战,与旗舰“定远”紧密配合,重创日舰“西京丸”。战至下午3时左右,“定远”舰艏中弹起火,并遭受日本第一游击队4舰的聚攻,形势异常危机。林泰曾急指挥“镇远”上前掩护,使“定远”得以扑灭大火,转危为安。下午3时20分以后,原战场上只剩下“定远”、“镇远”2舰与日本本队5舰厮杀。在日舰炮火的猛烈攻击下,“镇远”致伤上千处,但仍一面救火,一面抵敌。由于“镇远”与“定远”配合默契,最终顶住了5艘日舰的围攻,并将日本旗舰“松岛”击成重伤,完全丧失了指挥和战斗能力。下午5时30分,日本舰队首先撤离战场,海战结束。

战后论功,林泰曾被赏换霍伽助巴图鲁勇名。

===自杀===

十月十六日晚,北洋舰队自旅顺撤往威海,十七日凌晨,舰队在进入威海港时,“镇远”不慎擦伤,随采取紧急损管措施,但已不堪出海任战。林泰曾以战局方棘时损伤巨舰,极为忧愤自责,遂于十九日卯刻服毒,辰刻身亡,时年44岁。“死之日,知与不知,咸为扼腕”。

子[[林椿藩]],二品荫生,嗣子[[林宝藩]],海军部科员,孙[[林植津]],[[烟台海军学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reflist|2}}

{{北洋水师}}
{{甲午战争}}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L}}
[[category:清朝人物]]
[[category:清朝军事人物]]
[[category:清朝自杀人物]]
[[Category:中国水军将领]]
[[Category:福州人]]
129,4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