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暗的圍牆。在這幅圖像中,你不是站在無邊無際的森林之中,而是在一片小樹林中,當你通過樹幹間的空隙觀望時,你看到的是樹林外面的世界。   18世紀的瑞士天文學家德謝梭根據恆星的大小,和它們之間的平均距離,進一步計算可得出,只有當宇宙的直徑達到約1千萬億($10^15$)光年,我們朝任何方向看,相當於看到一顆恆星的亮度。
    5 KB (1,453 個字) - 2020年6月15日 (一) 17:01
  • 迪迪埃·帕特里克·奎洛茲(法語:Didier Patrick Queloz,1966年2月23日-),瑞士天文學家,在尋找太陽系外行星方面頗有貢獻。 在日內瓦大學讀博士時,迪迪埃·奎洛茲 和米歇爾·麥耶共同發現了圍繞主序星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 奎洛茲用徑向速度測量的方法分析了飛馬座51,結果發現了一顆軌道周期為4
    2 KB (159 個字) - 2020年3月15日 (日) 18:01
  • 最早提出證據並推斷暗物質存在的是荷蘭科學家揚·奧爾特,在1932年他根據銀河系恆星的運動提出銀河系裡面應該有更多的質量的想法。 1933年,美國加州工學院的瑞士天文學家弗里茨·茲威基研究后髮座星系團時,使用維里定理推斷出其內部有看不見的物質。 但當時並未稱為暗物質,而是稱為被丟失了的質量。 美國天文學家薇拉
    4 KB (986 個字) - 2020年3月21日 (六) 18:57
  • 馬丁·史瓦西(MartinSchwarzschild,1912年5月31日-1997年4月30日),德裔美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知名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的兒子。瑞士天文學家羅伯特·埃姆登(RobertEmden)的外甥。 馬丁·史瓦西生于波茨坦一個在學術上相當傑出的德國猶太人家庭。根據他父親卡爾·史瓦西的要
    3 KB (757 個字) - 2022年8月7日 (日) 21:39
  • 1922年:樺山資紀,台灣日治時期第一任總督(1837年出生) 1957年:馮·諾伊曼,匈牙利裔美國數學家,現代電腦創始人之一。(1903年出生) 1974年:弗里茨·茲威基,瑞士天文學家(1898年出生) 1998年:埃諾奇·鮑威爾,英國政治家(1912年出生) 2002年:王鼎昌,新加坡首任民選總統(1936年出生) 2003
    7 KB (1,455 個字) - 2020年5月20日 (三) 16:48
  • 星際紅化的定義:星光通過星際空間而變紅的現象。雖然在十九世紀已有人認識到星際消光現象的存在﹐但一般認為﹐除了有暗星雲的天區外﹐星際空間幾乎是完全透明的。1930年瑞士天文學家特朗普勒經過研究﹐首次證明星際消光現象的存在。星際空間存在大量消光物質﹐它們在銀道面附近濃度最高﹐隨著銀緯的增高而逐漸稀少。它們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硅酸鹽﹑碳化硅等塵粒的混合。
    2 KB (530 個字) - 2023年5月12日 (五) 21:59
  • 1889年:傑佛遜·戴維斯,美國軍人、政治家(1808年出生) 1892年:維爾納·馮·西門子,德國電器之父,西門子公司創辦人(1816年出生) 1893年:魯道夫·沃夫,瑞士天文學家(1816年出生) 1961年:法蘭茲·法農,印地安裔社會心理學家(1925年出生) 1985年:譚冠三,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顧問(1905年出生)
    11 KB (2,324 個字) - 2020年5月20日 (三) 02:17
  • b)是一顆環繞恆星飛馬座51運行的行星,也是第一顆被證實的系外行星。 特恩布爾提出的10個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恆星,包括飛馬座51。 1995年,瑞士天文學家曾在此發現了太陽系外的第一顆像木星一樣的行星。 飛馬座51b是這顆行星的官方名稱。和所有其他系外行星一樣,"b"表示它是在其母星周圍發現的第
    3 KB (814 個字) - 2023年2月7日 (二) 22:24
  • 同樣的原因也會導致星際紅化現象:由於星際物質對不同波長的星光吸收、散射的程度不同,對長波散射小,對短波散射大,因此接受到的星光比沒有散射吸收的星光要偏紅。 1930年,瑞士天文學家特朗普勒首次證明星際消光現象的存在。星際中各種瀰漫星雲、行星狀星雲、塵埃球狀體等都是消光物質。對於低銀緯的天體,其星際紅化現象較嚴重。這跟太陽日
    3 KB (708 個字) - 2023年5月12日 (五) 22:08
  • 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 黑子相對數又名沃爾夫相對數,沃爾夫數.十九世紀中葉瑞士天文學家沃爾夫(Johann Rudolph Wolf,1816-1893)提出,用以表示太陽黑子多寡的一種指數. 從瓦爾德內爾編成的《1610-196
    3 KB (877 個字) - 2023年5月16日 (二) 21:05
  • 種天文觀測,比如盤星系的旋轉曲線、星系團X射線觀測、引力透鏡等都顯示了暗物質的存在。但直到現在還沒有確定的暗物質信號被探測到。 暗物質這一概念是瑞士天文學家Fritz Zwick提出的。他在研究Coma星系團的時候發現根據維里定理計算出的星系團的總質量要遠大於根據發光度計算出來的星系團質量,他推測星
    30 KB (8,330 個字) - 2021年2月12日 (五)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