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R.柯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柯赫 (Robert Koch 1843-1910) 於1843年出生於德國克勞斯特爾城。童年時代的他曾幻想成為一名水手,乘船遨遊在遼闊的藍色大海上。然而,一件事情卻把他引向醫學之路。

學醫之路

1851年秋天的一個清晨,在克勞斯特爾城外古老的木質結構的教堂里,全城的人們在此哀悼一位新近離世的牧師。回家途中,不滿8歲的柯赫向母親問道:"那位牧師得的是什麼病?"母親嘆息着說:"絕症,所有醫生都毫無辦法的絕症。"難道絕症是永遠無法醫治的嗎?柯赫心中充滿了疑問,就是這個疑問把他引向了征服絕症的醫學事業。

19歲的他考入了哥丁根大學醫學院,成為德國權威的病理學家和解剖學家韓爾的門生。柯赫的學習成績優秀,但有時粗心大意,筆記中常有筆誤。韓爾教授想幫他改掉這一毛病,便讓柯赫謄清一部醫學論文的原稿。看到文稿並不潦草,柯赫不解地去問老師,韓爾語重心長地說:"醫學工作者必須具有一絲不苟的精神。我之所以要請你代抄一遍,是因為紙上一筆無傷大雅,醫理上錯一點卻是人命關天。"老師的話對柯赫震動很大,從此,他養成了嚴謹的治學作風。23歲時,他獲取醫學博士學位。他目睹普法戰爭中傷員因傷口感染而喪生的悲慘情景,引起了對感染源的關注。年輕妻子對柯赫的工作全力支持,看到丈夫簡陋的工作設備,即傾其所有,購置了他夢寐以求的一台顯微鏡,作為他30歲的生日禮物贈送給他,這使柯赫萬分喜悅。

細菌培養

為了找到適合細菌繁殖的生長環境,他先後用肉湯和土豆作材料,想分離出單一純種的細菌菌落,均未成功。因為土豆沒有肉湯那樣富有營養,細菌難以生長,而肉湯的流動性又使各種菌落互相混雜,柯赫為此而苦苦思索。一天,他看見飯桌上的洋菜膠,心中一動,便將帶有肉湯的洋菜膠倒入培養皿中。湯汁冷卻後凝固成膠凍狀的平板,他把帶有細菌的接種器,在上面刻下幾道線痕。幾天後,種植的細菌吸收洋菜膠平板中的養料,經自身分裂,繁殖成一堆純種的細菌菌落。這種世界上首次分離出純種細菌的"固體培養基",至今還在為各地的細菌實驗室採用。[1]

資料來源

  1. Robert Koch (1843-1910). Science museum : brought to life. [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