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Orangemoody編輯維基百科事件

Orangemoody編輯維基百科事件
圖片來自bastillepost

2015年8月31日英語維基百科社群發現了381個分身帳號彼此交流圈,沒有公開揭露有償編輯的事件。在這個交流圈之中的參與者會對一些在其本身的條目內容被社群回退後的中型企業,敲詐其金錢。這個事件在第一個這樣的帳號名稱「Orangemoody」被揭露後,就以此帳號為事件的名稱,而這是維基百科至今最大的利益衝突醜聞,規模超過了2013年所發現約有250個分身帳號被封禁的。

這個故事被數百個新聞媒體所報導,包含共青團真理報世界報)、「不誠信編輯」(PC World)、「敲詐」(Wired)、「勒索信詐騙」(The Independent)以及「大型網路犯罪集團」。

目錄

發展歷程

2015年英語維基百科管理員封禁了 381 個帳號,由維基百科編輯志工所發起的兩個月調查後,這些帳號有許多都被懷疑是同一個人使用的分身[1]。這些帳號總共建立了超過 200 篇的維基百科條目,在這次調查後均遭到刪除。

維基百科的調查結果,將此事件中以第一個被找到的帳號名稱「Orangemoody」User:Orangemoody||的帳號為此事件命名,這些分身有搜尋過被刪除或回退的企業或個人條目。

參考文獻

  1. Moyer, Justin Wm. Wikipedia sting snares hundreds of accounts used for paid editing. The Washington Post. 2015-09-02 [2015-09-09]. ISSN 0190-82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