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MPEG-2

MPEG是活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縮寫,於1988年成立。目前MPEG已頒布了三個活動圖像及聲音編碼的正式國際標準,分別稱為MPEG-1、MPEG-2和MPEG-4,而MPEG-7和MPEG-21都在研究中。MPEG-2是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運動圖像專家組)組織制定的視頻和音頻有損壓縮標準之一,它的正式名稱為「基於數字存儲媒體運動圖像和語音的壓縮標準」。與MPEG-1標準相比,MPEG-2標準具有更高的圖像質量、更多的圖像格式和傳輸碼率的圖像壓縮標準。MPEG-2標準不是MPEG-1的簡單升級,而是在傳輸和系統方面做了更加詳細的規定和進一步的完善。它是針對標準數字電視和高清晰電視在各種應用下的壓縮方案,傳輸速率在3 Mbit/s~10 Mbit/s之間。

目錄

簡介

MPEG-2制定於1994年,設計目標是高級工業標準的圖象質量以及更高的傳輸率。MPEG-2所能提供的傳輸率在3-10Mbits/sec間,其在NTSC制式下的分辨率可達720X486,MPEG-2也可提供並能夠提供廣播級的視像和CD級的音質。MPEG-2的音頻編碼可提供左右中及兩個環繞聲道,以及一個加重低音聲道,和多達7個伴音聲道(DVD可有8種語言配音的原因)。由於MPEG-2在設計時的巧妙處理,使得大多數MPEG-2解碼器也可播放MPEG-1格式的數據,如VCD。同時,由於MPEG-2的出色性能表現,已能適用於HDTV,使得原打算為HDTV設計的MPEG-3,還沒出世就被拋棄了。(MPEG-3要求傳輸速率在20Mbits/sec-40Mbits/sec間,但這將使畫面有輕度扭曲)。除了作為DVD的指定標準外,MPEG-2還可用於為廣播,有線電視網,電纜網絡以及衛星直播(DirectBroadcastSatellite)提供廣播級的數字視頻。

評價

在MPEG-2的五個「類」中,較高的「類」意味着採用較多的編碼工具集,對編碼圖像進行更精細的處理,在相同比特率下將得到較好的圖像質量,當然實現的代價也較大。較高類編碼除使用較低類的編碼工具外,還使用了一些較低類沒有使用的附加工具,因此,較高類的解碼器除能解碼用本類方法編碼的圖像外,也能解碼用較低類方法編碼的圖像,即MPEG-2的「類」之間具有後向兼容性。簡單類(SimpleProfile)使用最少的編碼工具。主類(MainProfile)除使用所有簡單類的編碼工具外,還加入了一種雙向預測的方法。信噪比可分級類(SNRScalableProfile)和空間可分級類(SpatiallyScalableProfile)提供了一種多級廣播的方式,將圖像的編碼信息分為基本信息層和一個或多個次要信息層。基本信息層包含對圖像解碼至關重要的信息,解碼器根據基本信息即可進行解碼,但圖像的質量較差。次要信息層中包含圖像的細節。廣播時對基本信息層加以較強的保護,使其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這樣,在距離較近,接收條件較好的情況下,可以同時收到基本信息和次要信息,恢復出高質量的圖像;而在距離較遠,接收條件較差的條件下,仍能收到基本信息,恢復出圖像,不至造成解碼中斷。高級類(HighProfile)實際上應用於比特率更高,要求更高的圖像質量時,此外,前四個類在處理Y,U,V時是逐行順序處理色差信號的,高級類中還提供同時處理色差信號的可能性。 [1]

參考文獻

  1. MPEG-2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