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KUSO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KUSO

KUSO在日文作「可惡」的意思,也是「糞」的發音。也是英語「shit」的意思。起先是教遊戲玩家如何把「爛Game認真玩」的意思。通常也拿來當成罵人的口頭禪。但對台灣的網路時代而言,「KUSO」(或稱為庫索)則漸漸演化成「惡搞」之意。後來kuso也漸漸有了無聊的意思。KUSO在台灣早期只限於網絡,後來則利用網絡的特性,影響範圍愈來愈大。 後來經台灣傳入大陸。大陸用途十分廣泛。大陸一般認為是對一些圖片,文字,媒體發布的消息及官方文件的惡搞叫做KUSO。

簡介

關於Kuso一詞在華文領域中最早出現的可能有這樣一種說法。Kuso一詞應源於kuso game死亡火槍中的主角越前康介遭受敵人攻擊時的慘叫聲くそ(kuso)。在1996年時,台灣有一群遊戲玩家,因為一本日本雜誌Saturn Magazine(現名ドリマガ)最爛遊戲專欄的持續介紹,開始對死亡火槍感興趣,進而將此作品的主角-越前康介的慘叫聲くそ(kuso)掛在嘴邊成為口頭禪,久而久之下,kuso慢慢成為華人世界中惡搞的代名詞之一。另有一說法為日本年輕一代的崇洋行為的體現,將美國人常掛在嘴邊的shit硬翻成日語くそ作為口頭禪。後來這種「洋為日用」的惡搞說法越來越流行,漸漸的成為了一種風格的代表。

評價

對於死忠「KUSO族」而言,KUSO的定義十分嚴格,即便是搞笑、幽默,對象或是取材範圍也限定在香港漫畫、日本ACGN等,透過帶有距離感的文字、語法,創造出一種特有的幽默。後來特定的日本語彙如「蘿莉控」(Lolita Complex、 LOLI控)、「殘念」(可惜)也加入了KUSO的行列,對象也開始愈來愈廣泛,慢慢從BBS討論區擴散開來,不再限定於文字。KUSO文化早期還有「認真面對爛東西」的意味,「台灣霹靂火」開始被網友以各種KUSO的方式對待後,更造就新一波的流行。在2007年7月13日發行的王力宏的同名主打專輯《改變自己》中的《改變自己》一曲中,也用到了KUSO這個詞。而就在各地KUSO一詞流行開始更出現KUSO酒吧、惡搞節、09年10月更有大學校園舉辦KUSO化裝舞會。 [1]

參考文獻

  1. KUSO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