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小調第11號交響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g小調第11號交響曲,作品103,是俄國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作品。創作於1957年,作曲家以此樂曲題紀念1905年1月22日(即俄歷1月9日)在聖彼得堡發生的「血腥星期日」事件,因此本曲亦附有標題,稱作「1905年」。當日數以萬計的聖彼堡的工人發動遊行,要求沙皇改革,但最後卻導致軍隊武裝鎮壓,射殺示威者的收場。
樂曲於1957年10月30日由拉克林帶領蘇聯國家交響樂團作首演。並得到了成功。亦令作曲家於翌年4月再一次獲頒「列寧獎」,一個月後再獲中央政府為1948年日丹諾夫對他在內的多位作曲家的譴責作出平反,並恢復了各種待遇及名譽[1]。
背景
肖斯塔科維奇於二戰期間曾創作被稱為「戰爭三部曲」之稱的第7,8及9號交響曲,戰爭結束後,他又想到以蘇聯二十世紀前期所發生的一連串革命事件為交響曲的題栽,最終寫出了第11,12及13號交響曲。這三首交響曲後來被稱為「革命三部曲」。
肖斯塔科維奇最初希望這首作品能在俄國1905年革命五十周年紀念時(即1955年)完成,但因為多方面的因素而未能成事,例如1954年他的母親和第一任妻子麗娜(Nina Varzar)去世,並和第二任妻子瑪嘉列堤(Margarita Kainova)結婚,另外,自斯大林去世後,他一些被囚禁於勞改營中的朋友終於都被釋放而得以再見面等,都令到這首作品的完成日期一拖再拖。至於1956年蘇聯派兵干預匈牙利革命一事,亦為作曲家帶來了創作上的刺激。
由於在本交響曲中,作曲家把一些蘇聯革命歌曲的曲調滲進在樂曲中,使聽眾一聽到時產生了共鳴,因此亦可以解釋到為何這曲能夠得到蘇聯當局的正面評價。
評價與解讀
該作品被稱為「沒有電影的電影配樂」。其中的音樂形象簡單、明顯,有強烈的衝擊力;作曲家還使用了許多十九世紀起就出現的革命歌曲主題,將原歌曲加工後融入在交響樂的織體中。如一首名為《聽!》的歌曲在首末樂章都有使用(旋律對應的歌詞分別為「秋夜如惡人的心一般黑」和「詛咒暴君」)。這些歌曲很多是作曲家從小就接觸、熟悉的 。對民間曲調的改造再利用在肖氏作品中並不常見,但這也使該作品具備了強烈的調性感,也更易為被接受。有評論家將這種使用與電影手法蒙太奇相比,並評價為「黑暗的天空中白色的飛鳥」。
有批評家認為作曲家在終曲所敲響的「警鐘」,意指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沒有對人民的要求做出積極的回應,最終權力盡失的過程。「警鐘」(俄語:Nabat)同時也是十九世紀的一份刊物的名稱,其主編曾因其關於革命的驚世駭俗的言論而聞名。
據作者的女婿稱,該作品的原稿上寫的不是「1905年」而是「1906年」,作曲家的生年。一些評論家據此認為,該作品也是作曲家對自己及同代人所作的「安魂曲」,對充滿創傷的蘇聯歷史的總結。肖斯塔科維奇一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一次內戰、兩次大革命,還有由極權統治造成的恐怖(如大清洗)。然而,這種宿命感和官方的革命主題並不衝突;1905年的血腥星期日並沒有像十月革命那樣被高度地政治化、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藝術家依然有自己發揮的餘地。當時的一些電影和詩歌,也對這一事件作了各種表達[2]。
肖斯塔科維奇自認為這部作品是他最「穆索爾斯基式的」——穆索爾斯基在此象徵着民眾和循環:民眾在壓迫下受苦,反抗,被壓制。據稱肖斯塔科維奇自己說:「我想展示這種循環……人們失去了信仰,因為惡之杯已經傾倒。」這句話在《見證》中也出現,但因為後者的可信度存疑,一些評論家認為這種解釋過於牽強附會。但這種循環的主題,也被許多其他俄國知識分子用詩歌或其它藝術形式表現。
視頻
g小調第11號交響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肖斯塔科維奇 - g小調第11交響曲「1905年」Op.103,新芭網
- ↑ 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一交響曲——悲劇的輪迴,豆瓣, 201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