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y/sandbox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19年9月25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8月19日) |
孔伯華(1885--1955),譜名繁棣,男,中醫學家。山東曲阜人。與汪逢春、蕭龍友、施今墨並稱北京四大名醫。學自家傳。
學術上,主張病必求其本,臨證注重濕與熱。以善治溫病著名,更以善用石膏一藥,為醫林所景仰。
民間因其善用石膏,故有「孔石膏」之稱。著有《時齋醫話》、《傳染病八種證治晰疑》。有《孔伯華醫集》。
姓名 孔伯華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中國山東曲阜
出生日期 1885年
逝世日期 1955年
職業 中醫學家
代表作品 《傳染病八種證治晰疑》,《孔伯華醫集》
人物簡介
孔伯華(1884-1955年) 現代醫家。原名繁棣,號不龜手廬主人,山東曲阜人。其祖父為當地名醫。孔伯華幼年時攻讀經書,並隨父宦遊各地。後以母病而立志學醫。16歲時,移居河北易州行醫。後又於25歲時在北京外城官醫院任職。1929年,曾參與奮起反抗當時政府擬消滅中醫的活動。並於同年與另一名醫蕭龍友共辦北京國醫學院,培養較多的中醫人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全國政協第二屆委員,被黨中央選定為毛澤東的保健醫生。人稱「北京四大名醫」之一。 先生一生操勞,在1955年3月10日,他在出診過程中身體突然感到不適,但仍勉強為6位病家診治。其後便回家調養,不料從此一病不起,享年71歲。先生去世後,周恩來總理親自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親往寓所弔唁。
治病理論
孔伯華先生治病的特點是注重整體,強調元氣。他認為不可以只知治病,而不顧護人體的元氣。他還十分強調辨證論治,認為:「醫之治病,首先在於認證,將證認清,治之則如同啟鎖,一推即開。認證之法,先辨陰陽,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虛實寒熱,則迎刃而解。」他提出了將中醫理論中重要的「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的八綱,分為「陰陽」兩綱和「表、里、虛、實、寒、熱」六要的觀點。從中醫學的臨證學的角度來說,這是非常切合實際,也很實用的診斷方法。他說,「辨證論治,全憑綱要,綱者兩綱,要者六要,曰表里虛實寒熱。」在中醫辨證綱要上,又進行了一次明確的劃分。
京城名醫
晚清、民國直至解放後,京城流傳着四大名醫的稱譽,他們就是「蕭孔汪施」,即:
1、孔伯華,擅治溫熱病(發高燒及部分傳染性疾病);
2、蕭龍友,擅治虛勞病;
3、汪逢春,擅治濕溫病(一般多見於夏秋之交,由於暑熱與濕氣侵入人體,破壞了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引起病理變化,特別表現在胃腸消化或吸收機能的障礙上,而兼有熱象的稱為濕溫病);
4、施今墨,擅治心臟病及其他內科雜病(如糖尿病、神經衰弱、高血壓病、氣管炎病等)。
參考資料
[[Category:]]
- ↑ 《孔伯華養生十二字決》-時代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