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BBC 詩歌紀錄片-中國 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BBC 詩歌紀錄片-中國 杜甫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1]

2020年4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

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2]

紀錄片是由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製作的,他是一位出色的電視歷史學家,也是曼徹斯特大學公共歷史學教授。伍德也是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

在片中,伍德到訪中國,他探尋了杜甫一生的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從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向人們介紹杜甫波瀾壯闊的一生。

國寶級演員朗誦杜甫的詩

本片的另一亮點,BBC請來國寶級演員《魔戒》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en)爵士朗誦杜甫的詩,當然了,是翻譯的英文版杜詩。[3] 麥克萊恩曾出演眾多莎士比亞劇作,這一次,他用深沉優雅的莎劇腔詮釋了《壯游》《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等15首杜詩。

麥克萊恩的扮相看起來十分入戲,然而用莎劇腔朗誦,能在多大程度上重現杜甫沉鬱頓挫的氣韻?抑或碰撞出新的火花?[4]

多重視角的導讀

片中還邀請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學劉陶陶博士,帶來多重視角的專業解讀。

與杜甫在中國無人不曉的境況相反,在西方,杜甫鮮為人知。在東方他是不朽的;在西方,卻少有人聽過他的名字……

BBC是如何把杜甫介紹給世界的?片中把杜甫放在歷史視野和比較視閾中展開講述。

Born in 712, the age of Beowulf in Britain,Du Fu lived through the violent fall of China's brilliant Tang dynasty.

杜甫生於8世紀的唐朝,對應於英語文學傳統,那是英雄敘事長詩、古英語傳說《貝奧武夫》的時代。他的一生,經歷了盛唐的傾頹。

對於中國詩歌悠久的詩歌傳統,BBC 給予了極大的認可。

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古老的、迄今仍在活躍的詩歌傳統,上下延續三千年,比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更古老。

毫不吝嗇地用「最偉大」來形容杜甫

BBC毫不吝嗇地用「最偉大」來形容杜甫,不僅是對中國而言,更是放在世界文學的大範圍,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亞相比肩。[5]

杜甫的一生,親歷了唐朝的由盛及衰。

杜甫出生於一個有悠久傳統的官僚家庭,杜甫降生後,他家庭的聲勢已經不如往日顯赫,漸漸衰落下來。

介紹杜甫生平

出身社會中上層書香門第的杜甫,自然有著飽讀詩書、以筆為劍、忠言進諫、侍奉天子的使命感。[6]

當時的杜甫年輕氣盛,彷彿整個世界都在向自己張開懷抱:

《壯游》(My Brave Adventures)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

When I was still only in my seventh year My mind was already full of heroic deeds My first poem was about the Phoenix The harbinger of a sagacious reign A new age of wisdom

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When I was in my ninth year I had already written enough poems To fill a satchel

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 I was temperamental and I was already overfond of wine I needed it to soften an uncompromising hatred of wickedness and hypocrisy

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 Exhilarated by wine, we cast our glances over the entire universe And all vulgar worldliness dwindled into oblivion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長安城

唐代文化高度繁榮,杜甫的文學靈感,離不開幼時接觸過的多元藝術形式。

幼時的杜甫看過開元盛世唐宮第一舞人公孫大娘的演出。

她善舞劍器,舞姿驚動天下,觀者如山,無人能及。其弟子李十二娘,同樣驚世駭俗。杜甫慷慨揮毫,寫下《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㸌如羿射九日落 When she bent back, you saw nine suns falling shot down by Yi, the god of archers

矯如群帝驂龍翔 When she leapt, you imagined gods astride flying dragons in the clouds

來如雷霆收震怒 When she advanced you expected thunder and lightning from a gathering storm

罷如江海凝清光 And when she stopped, you saw the soft light over a vast, calm sea

《夢李白》

短暫當官隨後對仕途失去信心,就在這時,杜甫結識了人生中的摯友——李白。

兩個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靈魂相遇了。比杜甫年長11歲的李白,為他帶來了無窮的靈感啓發。

李白去世後,杜甫在《夢李白》中對他的思念肝腸寸斷: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You've been in my dreams as if you know how much I miss you.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I feel as if you are no longer mortal, the distance between us is so great.

片中以儒家的「忠君愛國」解釋為何杜甫渴望入仕,始終憂國憂民。他對百姓的關懷。

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之中體現得淋灕盡致: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Behind the red lacquered gates, wine is left to sour, meat to rot. Outside the gates lie the bones of the frozen and the starved.

安史之亂的爆發,讓杜甫的朝堂之夢被徹底打破。官方估計有3000萬人死於戰亂、飢荒和流離失所,伍德提醒觀眾:這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人口。

《月夜》

杜甫被俘為囚,與家人分離,只能通過詩句,遙寄自己的思念,如這首《月夜》:

香霧雲鬟濕,

Her cloud-like hair sweet with mist

清輝玉臂寒。 Her jade arms cold in the clear moonlight.

何時倚虛幌, When shall we lean in the empty window together in brightness

雙照淚痕乾。 Our tears dried up?

《春望》

顛沛歲月里,杜甫將對往昔繁華的眷戀以及對破碎山河的淒然,凝於《春望》一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The state is destroyed, but the country remains. In the city in spring, grass and weeds grow everywhere.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Grieving for the times, even the blossom sheds tears.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Beacon fires have been burning for three months now. A letter from home would be worth 10,000 in gold.

《春夜喜雨》

安史之亂將戰火燒向長安,杜甫舉家南下前往成都。在浣花溪畔,他建造了「草堂」(Thatched Cottage),《春夜喜雨》就寫於此: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The good rain knows its season when spring arrives. ...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Dawn sees this place now red and wet, the flowers in Chengdu are heavy with rain.

開往岳陽的小船上詩人病逝

離開成都後,杜甫經歷了在白帝城的短暫安寧,又來到了長沙。長沙對杜甫來說是一個庇護所,就像二戰時的卡薩布蘭卡。在長沙,他遇到了一群同樣來此避難的北方士人。

伍德注意到,此時的杜甫得到了暫時的安定,儘管生活依然困苦,但他迎來了自己「創造力最驚人」的時期,同時,在志趣上「越來越靠近李白對自然的痴迷」。

不過,因為長沙城內的一場動亂,杜甫再次被迫逃難,但這個時候他的健康狀況已經非常糟糕。最終,他病逝於從潭州開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時年59歲。

《偶題》

雖然生活未曾如意,但他對文學的思考卻至死都未曾停止,從《偶題》一詩便能看出: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Great literature is for a thousand ages, whether it succeeds or not, you know in the heart.

前輩飛騰入,餘波綺麗為。

後賢兼舊列,歷代各清規。

The early writers first made poetry take wings and soar. Later ones have enriched their works. Each generation produces its own fruits. Writers stand in different ranks, but true fame surely is no random favour.

一小時不到的紀錄片

這部不到一小時的紀錄片,既為西方介紹這位來自中國的偉大詩人,也是通過探訪現代中國,試圖找尋杜甫與我們當下生活的關聯。

杜甫,或是說,詩歌,正是急劇變化的現實洪流中潛藏的某種永恆,為我們,特別是處於疫情危機中的人們,源源不斷提供著某種信念。

對於中國人來說,杜甫「不僅僅是一個詩人,還是這個國家良知的守護者」。正如詩中所雲:「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一千多年來,杜甫的詩持續引發著中國人的共鳴。

而現在,杜甫憂國憂民的詩篇,將在更廣闊的世界流傳。

視頻

用莎劇腔讀杜甫是怎樣的體驗?聽英國演員麥克萊恩讀杜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