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5非翻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5非翻譯區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5′非翻譯區從轉錄起始位點開始,在起始密碼子的前一個核苷酸處結束,可以包含通過調控元件控制基因表達的元件。在原核生物中,5'非翻譯區通常含有核糖體結合位點(RBS),即夏因-達爾加諾序列(AGGAGGU)。

真核生物5′非翻譯區的中位數長度一般約為150核苷酸(nt),但有些可長達數千鹼基。有些病毒和細胞的基因有着非常長和結構性的5'非翻譯區,這可能會影響基因表達。平均而言,3′非翻譯區往往是5′非翻譯區的兩倍長。原核生物mRNA的5′非翻譯區通常更短。

調控序列

mRNA結構,比例近似為人類mRNA,其5′非翻譯區中位數長度為170核苷酸

5′非翻譯區可能含有以下調控序列:

蛋白質結合位點,這可能會影響mRNA的穩定性或翻譯,例如應答鐵離子調控基因表達的鐵反應元件。

核糖開關。

促進或抑制翻譯起始的序列。

5′非翻譯區內的內含子與調控基因表達和mRNA出核轉運有關。

選擇性剪接和轉錄起始位點的變化可以產生替代5′非翻譯區。5′非翻譯區的多樣性會導致其基因表達的變化,這是由替代5'非翻譯區內包含的調控元件決定的。5′非翻譯區內的序列突變或長度改變已被證實與多種人類疾病有關,例如遺傳性血小板增多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