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型45公厘(19-K)反戰車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1932年型(19-K)45公厘反戰車炮(俄文:45-мм 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ая пушка образца 1932 года (19-К))為蘇聯製造的反戰車炮。
使用國家
- USSR
ROC-1928:1937年8月21日,中華民國與蘇聯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協定[1] ,1938年起蘇聯對中華民國提供了2.5億美金的低利借貸用於購買蘇聯軍火以及戰爭物資,此款武器出現在第一批蘇聯對中軍售清單內,原先蘇聯允諾出售200門,但最後決定出售50門給中華民國,這些裝備在1938年初以海運方式運至廣州交貨,國民政府將這批火炮全數配置於獨立炮兵第56團,實際服役評價以及除役時間不明,目前國內也無實物留存。
- FIN:芬蘭的蘇製反戰車炮為冬季戰爭中自蘇軍俘虜而來,這批武裝在芬蘭軍服役至1960年退役。
目前保存的19-K中除了俄羅斯以及芬蘭以外,日本的自衛隊武器學校也有一門蒐藏,不過是從中國戰場還是諾門罕取得即不得而知。
簡介
在1930(1-K)反戰車炮製造的同時,蘇聯從本國設計戰車經驗中發現37公厘的穿甲力無法有效應付現有戰車,更無法有效面對日後的反戰車任務;因此蘇聯以1930年型的炮架換裝45公厘反戰車炮,45公厘炮除了增加口徑外,炮栓款式也從側開的水平滑楔式改為垂直滑楔式,雖然同樣是滑楔式炮栓,垂直式可以利用重力位能鎖閉,節省砲手體力消耗。最早的原型仍然沿用木質輪圈,使得最快拖曳速度只能維持在10-15公里間,在1934年設計小組將GAZ汽車的輪胎轉用在炮架上,雖然重量略增加到425公斤,但是反戰車炮可以使用汽車拖曳,在反戰車部隊建置上蘇聯可說是最早完成摩托化的軍隊;這項改版在1936年1月至4月間測試,新炮通過了300公里的拖曳測試;同年11月7日,蘇聯勞動國防委員會決定將ГАЗ-А的輪胎用於45公厘反戰車炮上,並在1937年投產。
研發與生產工作同樣為第八火炮工廠之任務,由於有了1-K的生產以及失敗經驗,相關研發於1931年底即結束,量產於1932年開始進行,而後大量配發於第一線部隊成為第一代蘇聯反戰車炮。
除了拖曳式以外,蘇聯也將這款火炮裝備在當時新服役的BT系列戰車以及T-26坦克上,戰車炮型稱為(20-K),基本數據與拖曳式相同,蘇聯在此裝備大量服役之後於1937年推出加強版53-K,45公厘款式反戰車炮並成蘇德戰爭時蘇聯部隊第一線團級後膛支援火炮,面對德軍的三號與四號戰車僅能在300公尺距離才能有效貫穿,嚴格來說無法滿足前線要求,但是面對輕裝甲車輛與步兵單位時仍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