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青島中山公園的綜合性規劃建設由此開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後,於1901年在太平山造林,1904年遷走會前村,同時建植物試驗場,引種各種植物。1914年日本戰勝德國侵占青島,將這裡改稱「旭公園」。繼續補種植物,並增植櫻花,逐步形成一條櫻花大路。[1]
德日侵占期間,雖大量引進林木花草,但因該處地貌甚廣,又缺乏其他輔助性開發,故雖有公園之名,但無綜合性公園之實。
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政府收回青島主權,設直屬北洋政府的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公園亦由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接收。膠澳商埠督辦公署下設的林務局與青島農事試驗場合併成立膠澳商埠農林事務所,全面管理青島的農林事務。
1923年3月,日占青島時期的「旭公園」被定名為「第一公園」。同年,膠澳商埠農林事務所開始對第一公園開始進行系統化的規劃建設。
1924年4月,膠澳商埠農林事務所編印《青島第一公園概覽》一書。對接收青島後的第一公園的規劃建設作了一個系統的概述,今日編譯分享該文本,讀後,百年前的中山公園大致景貌情形躍然紙上,也對早期的歷史研究提供了實用的資料。
第一公園概況
一、緒言
青島負山環海風景天然,自經德人租借後,廣植森林、培養花木,於是青島之美遂益為中外人士所稱讚。無論青島市內外之森林,自本埠以迄嶗山,無一而不含有公園性質,有人以美國黃石公園擬之詢有相似之處,故膠澳商埠全區實即一大公園也,若僅指一部分而名之曰某某公園,尙未免有自限之誚。
然於風景最佳之處、街市衝要之區建以亭池花架,置以木橙及遊戲之具,加人工以為之點綴俾遊客兒童可以休憩娛樂,是亦不可少者。
第一公園大門
接收以來市內外公園之大者分為八處,小者分為十處,均新訂界址更立名目,就中尤以第一公園為最大,亦以第一公園為最美,乃吾人所急欲補足德日人之所不及擴充而整頓之,藉以發揚國人建設之能力幷垂為接收靑島之紀念者也,惟時日有限,一切計劃見諸實施者尙十未一二,若得循序漸進,則吾人敢斷定,第一公園之美及其科學上之價值,必有為世界注目之一日也。特先將其大概情形擇要述之,井將已經竣工及正在工作之部分給印略圖伻易明瞭,尙望海內人士園藝專家加以教正,不第此園為之生色,亦膠澳商埠之光榮也。
二、沿革
第一公園地址原為一漁村,名會前,今稱為會泉者,實會前之訛。當日村中居民共三百六十戶,其中約三百戶以漁業為生,近村各山地,南至海,東至仲家窪、二耶廟湛山一帶,北至曹家樓,西至舊萬年兵營德人占據青島後三年(即清光緒二十七年)先收買該村附近各山(即今之太平山)造林,又三年復收買該村耕地房屋,乃令居民遷徙。當時山地每中畝(三百六十方步)給價七元,耕地三十元,房屋每間三十元,現本所辦公處東旁之舊牆及槐棗、杜梨諸大樹,即系以前村民郭姓舊物也。德人收買該村土地房屋後,遂建築房舍、修治道路、栽植樹木花卉,然亦無造成公園之計劃,不過利用平垣之地蕃殖秧苗培養果樹及擴充辦公處所而巳。
第一公園辦公處前
及民國三年,日人據有青島,其第一年以軍事倥傯未暇顧及林業,至翌年設林務所,後遂定此園為旭公園,亦稱日森林公園。然亦未改舊觀,是亦僅加以公園之名耳,本所接收後,以此地風致最佳,中外人士多來遊覽,始勘定界址按經營公園之方法設計整理,而所謂第一公園者至此始具有一定之規模雲。
三、植物
第一公園內之植物種類頗繁,多來自歐洲及日本,德、日人亦無詳細之記載,接收以來本所始着手研究,對於各植物之芽葉花果等,均按時考察井採取種種標本,計一年內已確定者有百三十五種,各種之詳細說明及圖譜須另行匯編繪印,今先將已經考訂各種植物之學名列下,以備植物學家之參考。
四、區劃
第一公園初無一定區劃,前已述之矣。接收後始勘定界址,全面積計千二百二十七畝,依各部形勢及布置之不同,特劃為六區詳見附圖。而各區內之道路、橋樑、溝渠、花木及建築物,或仍德日人之舊貫加以整理,補植或另行改造,從新設施其改造之主要部分,特附以略圖俾閱者易於明瞭,茲將各區之概況簡述之如下
第一區
本區位於公園之西區之南部,排水不利,故舊時栽植花木多半枯死,無甚可觀,本所因其距市最近、且為公園之入口,特別注意。現入口處已從新栽植,幷沿牟平路新植行道樹。
小西湖及附近設計圖(民國十二年六月制)
本區之中部舊有大土坑廣闊而深,為德人以前掘土蓄水之地,遂利用之建造小湖,湖中土堆平之建一草亭幷通一天然木橋,湖中試植蓮花,去歲亦有開者。特以初栽時水不足用尙未蕃盛,湖水夏季最深曾造小船一雙以備遊人之用。湖水冬春甚淺,特將德人舊設風車從新修理吸水入湖,井搜尋土中舊水管若干,擬導入湖之中央設一噴水池。青島無泉源、無池湖,有此大足助遊人興趣。湖周圍已插垂柳,附近各部均就形勢所宜從新設施,補植花木,要使遊人得游湖賞景之樂。湖之上流有山溪,溪東岸地現充苗圃蕃殖花木,西岸為竹林,擴充之將另造一種風景。故本區尙應進行者,即溪之西岸至西山路之一段耳。
第二區
本區即第一區小湖之上游,為一最幽靜之深谷,中通山溪蓄水池。凡三夏季水聲潺潺,兩澗森林均系舊植,為赤松及刺槐之混交林。相擬另植以柳杉、冷杉、青杉、樅槍之屬,幷常綠櫧栲等俾成一帶常綠茂林縱貫此谷,另闢新路出。谷之上端以接西山路而通台東鎮及太平山炮台,惟此區改造頗需時日,現僅可述其大概而已。
第三區
本區分三部。
第一公園櫻花大路
一為總辦公處附近,東傍櫻花大路,每當四、五月櫻花盛開,遊人絡繹不絕。接收後又新植中國海棠、芍藥、牡丹諸花,均可與櫻花爭艷,此春景之最佳部分也。
二為擬改設之動物園地,因前已有熊、猴、鹿、羊、鶴、鴨等動物之設置,擬將此部擴而充之,多置禽鳥、野獸,成一較完全動物園。
第一公園遊藝場
三為遊戲場所,即連接跑馬場一帶之地,舊有遊藝場一處,去歲復於櫻花路入口處、文登路南辟一憩園,以便遊人納涼。內設茶社一、網球場二、木球場一,逐漸竣工,遊人均可得茶點運動之便(附設計略圖)。遊戲場之西擬籌設一跑冰場地尙足用也。
第四區
本區有果園二處,大部舊為移植苗木之地,荒蕪空曠,惟土壤頗佳,地勢則高原、平地、斜坡、溪谷兼而有之,且各成段落,幷已建有溫室。去年又辟有培養草花、蔬菜之地,最宜設一植物園,供中外植物家之研究及本埠學者之考證。計劃先從喬木、灌木起,依據W.Y.Chen氏之中國樹木學所分類而增加之。
計本年所搜求者,先自科以下之屬始,其屬中之各種俟翌年分類增加,此等科學建設本難草草,尤望中外專家協助之,或可早成其布置大概(另附略圖)。區之東北房舍,為當日德人最初造林時所建築之辦公處,其附近各地均成片段,將來即改植為林相標本從事於科學之研究。
第五區
本區西南多櫻花,而玉蘭花園、桃花園均相接連,春季花開時極可玩賞。中有果園凡五,多西洋名產。
接收後第一年清明植樹節植樹地(民國十二年四月五日)
接收後第二年清明植樹節植樹地(民國十三年四月五日)
去歲第七號果園新植葡萄多種,復布置兩小花園,為接收後十二年及十三年清明植樹節,本埠官紳所手植(附略圖於後)此均系就以前空曠之地隨時利用改造者也。
第六區
本區除果園之處外,余為大片森林,多岩山,有瀑布林中。前德人殖養之鹿,時三五成群,其他兔、狐等野獸,雞鴨等禽鳥,亦多能引起遊人之特別興致,與他區實有大不相同之處也。
初建後的中山公園小西湖(源自1932年編印《青島農林》)
初建後的中山公園賞溫室(源自1932年編印《青島農林》)
初建後的中山公園噴水池(源自1932年編印《青島農林》)
1924年《青島第一公園概覽》對於公園的實質性規劃建設是具有歷史意義的,1931年的《青島指南》中又有所述:
我國接收後,即以此園為接收紀念物,故計劃設備,不遺餘力,前後八九年間,頓改舊觀。現在園中之花卉布置,林木栽培,均井然有序,尤以櫻花為最多,每當三四月間,紛繽夾道,宛若紅霞,美景良辰,遊人若織。
100年前,重回祖國懷抱並被命名為「第一公園」,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開發建設。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第一公園更名為「中山公園」。時光荏苒,歲月滄桑,經過幾代園林奉獻者的努力,使之成為島城歷史最長、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的綜合性公園。
本組圖文編譯出處:民國十三年四月,膠澳商埠農林事務所編印之《青島第一公園概覽》
其他參考:1931年《青島指南》、1932年青島市農林事務所編印《青島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