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19.99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廣告業種種內幕的揭示,逐一展示廣告人是如何創造出這個虛幻的美麗世界,如何把他們口中的上帝一步步塑造成為消費的奴隸。也道出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反思:人們對國家的概念越來越淡薄,經濟巨人正在逐漸掌握着這個世界,身份地位的代名詞就是價值不菲的奢侈品,而走在T型台上的模特們成了引領潮流的時尚先鋒。

在這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商業活動中,廣告的作用就在於它能無限度地引發人內心的嫉妒、悲痛和欲望,痛苦刺激消費早已成為商業的金科玉律。人們的大腦在廣告人策劃掌近代之下,成為了消費奴隸。驚訝嗎?不,這正是現代廣告業的傑作,讓每一個人都深深陷入廣告的誘惑之中,即使是逃到魯濱遜住過的荒島上,也會無時無記得不在渴望城市中的燈紅酒綠。書中語言辛辣、幽默、簡練、獨特、經典,讓人印象深刻。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貝格伯德:1965年9月21日 生於法國巴黎近郊的諾伊市,畢業於培育法國無數精英份子的巴黎政治研究學院。 25歲起為眾多著名報刊雜誌撰寫專欄,如《 ELLE 》、《 Voici 》、《 Globe 》、《 Paris Premire 》等等,先後出版6部小說,均獲得成功。 他的小說《99 法郎》和《世界之窗》都在法國引起過轟動。 文學評論家口中才華橫溢的成功小說家 弗雷德里克貝格貝岱 ,同時也是一名在廣告界的老手,曾在 TBWA 、楊雅( Young & Rubicam )等國際廣告公司擔任十年之久的創意總監,這本書通過以作者自己為主人公的幽默諷刺小說,在法國銷售百萬冊,併入圍龔古爾文學獎。是一位在法國當代社會以怪面目出現的人物。 貝格伯德現在是文學批評家,在電台、電視頻頻曝光,人們付他錢讓他讀小說,可謂是快樂人生。 談起他的身世,不得不承認他是個幸運兒。他於1965年9月21日出生在巴黎西部的富裕郊區諾依。父親在獵頭公司就事,母親搞文學翻譯。在巴黎兩所著名的中學畢業後,他隨後進了法國政治學院(Institut DE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 Sc Po)和信息傳播高等學院(CELSA)。24歲時,他手拿一份市場廣告的碩 ……

內容預覽

這是一部在法國乃至整個西方引起爆炸性轟動的奇書。它在人口只有六千多萬的法國居然賣了一百萬冊,同時入圍以高雅聞名的龔古爾文學獎(通常被提名的作品只有幾萬甚至幾千冊的銷量),又被各國出版社爭相購買,已翻譯的語言竟高達二十一種。據報道,根據它改編的電影亦正在拍攝中。它的書名也創造了一個暗含嘲諷的有趣先例,直接採用了銷售地標價——在歐元區是《14.99歐元》,在美國和英國分別是《9.99美元》和《6.99英磅》,到了咱們中國,自然就是人民幣的《19.99元》了。 只要拿起這本書,幾乎人人都會在第一時間將它讀完:你會覺得它不是什麼虛構的小說,而是一份臥底密探的報告,揭露的是你無法不關心的內幕——廣告業的秘密。不妨先在這裡摘錄幾條:「牙膏本身沒有任何益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