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門奉先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門奉先寺

 

 

 

龍門奉先寺

在河南洛陽龍門西山南部。 始鑿年代說法不一。 一般認為是唐咸亨三年(672)開鑿,至上元二年(675)竣)工。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 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的大龕,也是唐代雕塑藝術的代表作。 南北寬約34米、東西深約39米。 龕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 主尊盧舍那佛高17.14米,頭部高4米,身披袈裟,面容豐滿秀麗,雙目寧靜,嘴角微翹; 弟子迦葉嚴謹持重; 阿難溫順虔誠; 菩薩端莊矜持; 天王戚眉怒目; 力士威武剛健。 布局得當,雕工精湛,顯示了盛唐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 據後補之有關造像碑記載,「皇后武氏」在雕造此大像龕曾「助脂粉錢二萬貫」。

簡介

飽經滄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葉,溫順聰慧的小弟子阿難,表情矜持、雍榮華貴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 奉先寺的九軀大像的背後有很多長方形的小龕,這是大約在宋、金時代,人們為了保護大像龕,依龕修建了木結構屋檐式建築,這些建築影響了佛像的通風,加速了佛像的風化,因而後來被拆除。

萬人祈福大法會

活動介紹 2012年5月19日上午9:00,被譽為「佛國聖地」的洛陽龍門石窟迎來一大盛事——奉先寺萬人祈福大法會。 為再現天佑中華盛世、庇護國泰民安、祈福學子金榜題名,由洛陽市宗教局、龍門區管理委員會、洛陽龍門旅遊集團、洛陽白馬寺共同在龍門石窟景區舉辦百名高僧祈福大法會,在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前為芸芸眾生,為莘莘學子祈福。

活動意義 祈福大法會,由白馬寺方丈印樂大和尚攜同白馬寺260餘名僧眾,在龍門石窟奉先寺前祈福作法,祈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祈福人民生活吉祥如意、家興業隆;祈福學子們學業有成、功成名就;祈福華夏兒女人才輩出、繼往開來。 舉辦地點 此次祈福大法會分主會場和分會場。 主會場為龍門石窟奉先寺; 分會場為龍門石窟東山禮佛台。 祈福大法會之後,佛教信徒及學子家長登上奉先寺,在盧舍那大佛前禮佛、祈願。    [1]

參考文獻

  1. 龍門奉先寺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