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街鄉(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街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龍街鄉

所屬地區: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

龍街鄉,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地處景東彝族自治縣東北部,東與楚雄市西舍路鄉岔河、保甸、安樂甸等村相鄰,以哀牢山脊為界,南與太忠鎮葉家坡、嘎仰2村接壤,西與文龍鎮瓦尾村和錦屏鎮董報村相毗鄰,北連文龍鎮中山村及南華縣兔街鄉小村、小戈瓦2村, 行政區域面積272.77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街鄉常住人口15784人。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太平鄉;1984年4月,龍街公社改龍街區;1988年初,龍街區撤區建龍街鄉。截至2020年6月,龍街鄉轄12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龍街村。 2019年,龍街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1]

位置境域

龍街鄉地處景東彝族自治縣東北部,東與楚雄市西舍路鄉岔河、保甸、安樂甸等村相鄰,以哀牢山脊為界,南與太忠鎮葉家坡、嘎仰2村接壤,西與文龍鎮瓦尾村和錦屏鎮董報村相毗鄰,北連文龍鎮中山村及南華縣兔街鄉小村、小戈瓦2村, 行政區域面積272.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龍街鄉地處雲貴高原西南部,地勢呈北高南低,主要山脈有汪家廠、大龍營、大烏頭等山脈境內最高點位於東山村東北部,海拔2829.7米;最低點位於龍街村南卡村民組,海拔1300米。

氣候

龍街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春乾冷、風大,干、濕季節分明,立體氣候明顯』年均氣溫15℃,無霜期年平均330天,年降雨量900—1800毫米。

水文

龍街鄉境內河流均發源於哀牢山脊,經南岸河、龍街河、扎果河匯集後出境(稱董報河)流入川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扎果河、南岸河、龍街河、總長分別為24千米、20千米、20千米,流量約為0.5—1.5立方米/秒;二級河山心河、曼別河、嘎坡河3條,總長30千米,流量約為0.3—1.2立方米/秒,境內最大河流為龍街河,自西向東,經邦慶、新平、小龍街匯入南岸河,全長20千米,流量為0.6-1.5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龍街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泥石流、滑坡、水災、旱災、風災、低溫、冰雹、雪災、蟲害及瘟疫、地震等。2008年11月1日—2日,鄉境突降暴雨,南岸河、扎果河、龍街河洪流直瀉而下,造成12個村139戶834間房屋受損,農作物成災596畝,公路塌方7.7萬立方米。

自然資源

龍街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銀、銅、鐵、鉛、鋅、銻等。 2011年,龍街鄉有耕地面積31863畝。

人口

2011年末,龍街鄉總人口2264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00人,城鎮化率4.9%。另有流動人口30人。總人口中,男性12175人,占53.8%;女性10473人,占46.2%;14歲以下3600人,占15.9%;15—64歲13892人,占61.3%,;65歲以上5156人,占22.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5854人,占70%;有彝、傣等少數民族6794人,占30%。2011年,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5.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3人。 2017年末,龍街鄉常住人口為20860人。 截至2019年末,龍街鄉戶籍人口為20834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街鄉常住人口15784人。

經濟

綜述

2019年,龍街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農業

龍街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核桃、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龍街鄉有小學11所,初中1所,在校生1600多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學技術

2011年末,龍街鄉創建小麥高產科技示範基地2個,創建無量山烏骨雞科技養殖示範戶59個。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龍街鄉有鄉文化廣播電視站1個,村文化活動場所12個;農家書屋12個,藏書21500冊,影像製品1670張。2011年末,安裝村村通4017戶,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0%以上。 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地12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龍街鄉有鄉級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1個;病床10張。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末,龍街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015人,五保供養162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4人。2011年,發放城鄉低保金2675434元,發放五保供養金155520元,發放各種優撫對象補助金491723元,兌付城鄉醫療救助金307280元,民政事務及自然災害救濟金104197元。啟動城鎮居民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完成參保人數9345人,參保率達69%。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