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溪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溪縣

龍溪縣始置於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1]。史事滄桑,政區演變繁複,連綿至今已有1000餘載。是閩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1993年5月12日經國務院正式批准龍溪縣撤縣建市,龍海市前身為龍海縣,由龍溪、海澄兩縣合併而成[2]

行政區類別 :縣

地理位置 :漳州市東北部

火 車 站 :漳州站、漳州東站、角美火車站、漳州北站

車牌代碼 :閩E

地 位 :閩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撤銷時間 :1960年8月15日

電話區號 :0596

機 場 :漳州龍溪機場(軍用)

方 言 :閩南語漳州話

始置時間 :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

所屬地區 :漳州府

中文名稱 :龍溪縣

基本內容

《隋書》雲「 梁武帝除暴 寧亂,奄有舊吳。 天監十年(511年)有二十三郡三百五十縣。其後,務恢復 境宇,頻事經略。開拓 閩越,克復淮浦。平 俚洞、破?柯。又以舊州

遐闊,多有析置。大同年,中州一百七郡縣亦稱於此。」按 隋書,天監十年後,梁武帝才開拓閩越。故南宋漳州嘉定志,謂龍溪縣建 於梁大同六年。隋開皇十二年(592年),

將潮州的( 義安郡)的綏 安縣和歸屬設立年份不詳的 蘭水縣併入泉州(後更名建安郡)的龍溪縣。龍溪縣成為隋朝建安郡(大致相當於今福建省)屬的四個縣份之一(其它三

縣是建安、閩、南安),是閩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唐初貞觀間,分天下為十道,福建地區屬嶺南道管轄。到武周時,龍溪縣(漳前地區)產生了重大變化。其原因如《八閩

通志》所云:「 嗣聖元年(即 光宅元年、684年), 徐敬業起兵 維揚,潮梅間又有梁感者為之羽翼。朝廷遣 玉鈐衛大將軍梁郡公 李孝逸提三十萬眾以破之,而梁感之徒尚在

也。 陳元光父子奉命討賊,興建營屯,掃除凶丑,方數千里無桴鼓之警。又為之立郡縣,置社稷,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捐軀隕命而後已。」大周 垂拱二年(686年),以

龍溪縣南境設立漳州,隸屬廣州。漳州於「 開元十三年自(廣)州管內割屬福州,二十二年又改屬廣州。二十八年又改屬福州」,這時龍溪仍不隸屬漳州,據 《舊唐書》

云:「龍溪舊屬泉州, 聖歷二年屬 武榮州,景雲二年還泉州, 開元二十九年屬漳州。」開元二十九年前的龍溪縣情況,舊志隻字未提。不過近年在洛陽 北邙山出土的兩塊墓

志銘可填補這段空白。這兩塊墓志銘分別是《大周故泉州龍溪縣令郭君墓志銘》和《故泉州龍溪縣尉李君墓誌並序》。《大周故泉州龍溪縣令郭君墓志銘》是大 周長壽三年

(695年),?州 雞澤縣尉郭思元將其亡母葬在北邙山,並為其因征高麗溺水身亡的父親招魂立合葬墓所寫的墓志銘。墓志銘上半闋云:「大周故泉州龍溪縣令郭君墓志銘並序

君諱行節,□□該,太原人也。源乎 高辛之才子,派乎 周文之 令弟,錫土始於下陽,受氏基於東國,虢郭聲類,因而氏焉……君稟氣中和,體茲上德, 弱不好弄,在險彌

恭,激清風以勵懷,莍明月而澄性,多能天縱,博識自然,鼓腹而謠,書發憤而投筆。於時邊隅不輯,公乃奮臂從戎,賈勇於行前,運籌於幕下。軍還,飲至策勲,蒙授 上護

軍,隨班例也。後以文 擢敘,授泉州龍溪縣令。下車布政,表異於馴?, 案部懲違,息奸於吠犬。秩滿,轉撫州南城令,丁艱不赴。屬 青丘背命, 玄菟挺災。軍將等,以公早

習戎昭,夙閒韜略,遂表公為雞 林道(今朝鮮)判官兼知子營總管,又 奏公為押運使。於是揚舲巨海,鼓棹 遼川,風起濤驚,船壞而溺,形沉水府,神往?文,其 化跡之時,

即唐 咸亨二年之歲也。春秋四十有一。」

該墓志銘雖沒有具體指出郭行節任龍溪縣時間,但從「秩滿,轉撫州南城令,丁艱不赴,屬青丘(道)背命,玄菟(郡名)挺災」,應徵卒於唐咸亨二年(671年)推算,其守制

應不滿三年,由此上溯,郭行節離任龍溪縣令的時間應在總章元年(668年)左右。聯繫郭行節出任龍溪縣令之前的顯慶四年(659年),

長孫無忌之子 秘書監駙馬督尉 長孫沖被流放龍溪縣南境———綏安故地,卒葬東壠塘(今屬 雲霄縣)可知,初唐時,唐廷已在漳前地區進行有效的統治,並且作為流放流人地

方。不存在所謂「六朝以來,龍江兩岸盡屬蠻獠」的問題。《故泉州龍溪縣尉李君墓誌並序》記載的是龍溪縣尉李君,李君於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冬,被貶為泉州龍溪縣令,

赴任路中,染病於杭州,二十四年六月卒於衢州 信安縣。其墓志銘節錄如下:「二十三年冬……叨一尉之末班,左授泉州龍溪縣尉,聽天命也……維舟於浙江之濱,遘病於杭州

之館…… 過桐廬而不愈,望玉山而日臻,溽暑方熾, 羲和亨午。次於衢州信安縣之籍坊…… 鵬圖不振,鵂鳥飛來,六月即望十九旁死,魂安寢而化物泊始,善終也。」該墓誌

銘有助於解開初唐從江浙一帶入閩的通道之謎。由「過桐廬而不愈,望玉山而日臻」,清楚表明到唐開元末,由江浙陸路入閩,仍必須走 江西玉山,即從今武夷山 分水關入

閩,而非走浙江 須江———浦城線。也證實 《資治通鑑》雲鬚江———浦城一線為唐末黃巢入閩所開之山道之非假。

郭李二君,漳志均無載。兩人一令一絬,命運不同。郭行節升官入閩,任滿回鄉;而李某卻因被貶入閩,病死途中。但都為後世留下一方珍貴的墓志銘。這兩墓志銘的出土,可

以說是填補了漳州早期歷史,尤其是

九龍江流域的空白,有助於完善東晉南朝到初唐時期的漳州歷史。

詞條標籤: 歷史 福建 漳州 合作編輯者:

視頻

知青自駕回炎陵縣龍溪鄉小村莊,遇紮根農村同學,這是淚水還是歡笑?2021年03月27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