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拐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龍拐竹 |
中文名稱:龍拐竹 界 植物界 目 禾本目 |
龍拐竹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稈之節間「之」字形腫脹,竿高2.5-4 (6)米,粗1.5-2厘米,竿基數節的節內均有刺瘤狀氣生根;末級小枝具1-3葉; 穎果卵狀橢圓形。該變種稈僅見於四川雅安,與原變種產地相同,但不混雜;因竿節間畸型,當地群眾用以製作水煙筒,精緻美觀,也是頗有觀賞價值的工藝品。[1]
信息
拉丁學名 C.szechuanensls var.FlexuosaHsueh et C. Li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科 竹亞科
族 倭竹族
分布區域 四川雅安等地。
組 方竹組
亞族 倭竹亞族
超族 竹超族
基本介紹
10a.八月竹(原變種)
竿高2.5-4 (6)米,粗1.5-2厘米,竿基數節的節內均有刺瘤狀氣生根;節間圓筒形或近於四棱形,表面平滑,長18-22厘米,竿壁較厚;竿環平或微突起,籜環較高,初期有易脫落的褐色絨毛;竿每節分3枝,枝的節間在分枝之一側有溝槽和縱脊。
籜鞘短於節間,脫落性,厚 紙質,背面光滑無毛,具紫黑色縱條紋,縱肋明顯,邊緣略具纖毛,籜舌平或略呈拱形隆起,高0.5-1毫米;籜片作錐狀三角形,長3-5毫米,基部與鞘頂連接處略具關節。
末級小枝具1-3葉;葉鞘革質,光滑,邊緣生纖毛,鞘口繸毛蒼白色,長3-5毫米;葉舌低矮,高僅1-1.5毫米;葉片長圓披針形,長18-20厘米,寬1.2-1.5厘米,次脈4-6對。花枝可反覆分枝,分枝頂端有葉或無葉,分枝常與假小穗混生於各節上,具葉小枝下部各節計有假小穗1-3枚;假小穗有0-4苞片,上部1或2片有芽或有次生假小穗;小穗含小花3或4朵;穎2或3,外稃卵圓披針形,先端漸尖,縱脈7-9條;內稃長卵圓形,幾與其外稃同長,先端鈍圓頭或微凹,背部具2脊;鱗被3,靠近外稃的2片較近內稃的另一片為大,膜質,上部邊緣着生細長白色纖毛;花葯黃色;子房卵圓形,花柱甚短,近基部即分裂為2枚羽毛狀柱頭。穎果卵狀橢圓形,長15毫米,粗6毫米,果皮厚約0.8-1毫米,呈堅果狀,但果皮與種皮難於分離,僅與胚乳部分相游離。
用途
因竿節間畸型,當地群眾用以製作水煙筒,精緻美觀,也是頗有觀賞價值的工藝品。
本種提示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竿下部數節有"之"字形曲折而腫脹的畸型節間。
生態習性
產地: 僅見於四川雅安,與原變種產地相同,但不混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