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口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口鎮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轄鎮,位於興國縣南部,有興國「南大門」之稱。轄區面積69.6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54萬人(2018年),轄10個行政村(2019年)。 2018年,龍口鎮工業企業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家。[1]

中文名: 龍口鎮

外文名: longkou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

地理位置: 興國縣南部

面 積: 69.64 km²(2018年)

下轄地區: 10個行政村(2019年)

政府駐地: 龍口圩

電話區號: 0797

郵政區碼: 34241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54 萬(2018年戶籍人口)

著名景點: 來溪村金橋寺

火車站:龍口火車站

車牌代碼: 贛B

歷史沿革

蘇區時,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興國縣三區(燕山)龍口、來溪、燕山鄉。

解放前夕,屬贛縣南塘區(後改為龍口區)龍口鄉和興國縣大同鄉。

解放初,屬贛縣龍口區(後改為社富區)龍口、留村鄉和興國縣埠頭區塘背鄉。

1954年12月,贛縣龍口、留村2鄉劃歸興國縣。

1957年,合併為龍口鄉。

1958年,成立塘背公社。

1961年,改稱龍口公社。

1984年,改公社為鄉。

1997年1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2019年,龍口鎮下轄10個行政村:龍口村、來溪村、都田村、蘆溪村、文院村、中嶺村、豐溪村、睦埠村、留村、嶂下村。 鎮政府駐龍口圩。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口鎮位於興國縣南部,東與社富鄉、贛縣區三溪鄉接壤;南與贛縣區南塘鎮相接;西與贛縣區田村鎮、白鷺鄉交界;北與埠頭鄉、永豐鄉相連。面積69.6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龍口鎮地處丘陵地帶,境內地形起伏,層巒疊嶂,四面環山。境內最高峰金橋山位於來溪村海拔485.6米,最低點位於睦埠村海拔127.9米。

氣候

龍口鎮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為17.8℃,1月平均氣溫18℃,極端最低氣濕-6.3℃;7月平均氣溫29℃,極端最高氣溫39.6℃。年平均無霜期為284天,最長達290天,最短23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67小時,年總輻射12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26天(一般為2月1日~12月20日)。年平均降雨量為1515.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65天,最多達173天(1997年),最少為150天(1986年)。極端年最大雨量2320毫米(1997年),極端年最少雨量946毫米(198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7月最多。

水文

龍口鎮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平固江,流經境內文院、中嶺、豐溪、龍口、睦埠等五個村。

自然資源

龍口鎮耕地面積13242畝,人均0.592畝。龍口鎮曾為縣內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之一,經治理後,森林覆蓋率達68.1%。松脂林、毛竹林、杉木林儲量豐富。龍口鎮礦產資源有礦產有鈾、稀土、大理石、高嶺土、粘土、紅條石、螢石等10多種,其中高嶺土、粘土儲量列全縣前列。

著名人物

劉啟耀

劉啟耀(1899年-1946年),睦埠村人。曾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

鄧經偉

鄧經偉(1914年-1998年),蘆溪村人,曾任四川省軍區政治委員。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周光

周光(1914年-2002年),龍口村人,曾任江西省軍分區司令員,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正軍級別。

人口

2018年,龍口鎮戶籍人口25403人。

經濟

龍口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果業以臍橙、甜柚、蜜桔、桃、李、梨為主,農業主產糧食、甘蔗、煙葉等,養殖業以灰鵝、生豬、魚類聞名;山區松脂林、毛竹林、杉木林儲量大。龍口鎮轄區內有石場一個、磚廠一個。2018年,龍口鎮工業企業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龍口鎮轄區內有中國郵政、江西省農村信用社。2018年,龍口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家。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龍口鎮在十個村都建有農家書屋。主要文化藝術團隊有豐溪村舞獅隊和來溪村腰鼓隊。

交通運輸

京九鐵路、興贛省道(s223)及平江水運自北向南貫穿龍口鎮,距興國火車站僅16.6千米,距贛州黃金機場、贛州僅1個小時車程,全鎮村村通公路和水泥路。

歷史文化

方言

龍口鎮居民通用客家話,客家文化濃郁。

風景名勝

龍口鎮有睦埠沙雕、江東廟、永祚第、墨莊、劉啟耀故居、睦埠村古蹟、早題渡、游步道、來溪村金橋寺等景點。

視頻

換個角度看家鄉之龍口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