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龍鳳鎮位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北郊,距市中心10公里,恩施火車站6.9公里,許家坪機場9.8公里,是離恩施市城區最近的鄉鎮。東與三岔鄉交界,西與屯堡鄉、板橋鎮毗鄰,南與舞陽壩街道辦事處、小渡船街道辦事處相鄰,北與太陽河鄉、白楊坪鄉、重慶市奉節縣接壤,素有「川鄂咽喉」之稱,「318」、「209」兩條國道從集鎮中心交匯而過,宜萬鐵路、滬渝高速公路G50均從集鎮規劃區經過,並設有站場。該鎮擁有國土面積277.05平方千米(2017年),轄18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68062人(2017年),集鎮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規劃區面積5.6平方公里。[1]
沿革
鎮因駐地而得名。相傳在新街出口以東200米龍洞灣的山腰腳有一個岩洞,洞形象條巨龍,洞內常有土碗粗的泉水流出,過往行人總要在此稍息片刻,飲清泉水以解渴,觀風景以為樂,抬頭遙望,洞對面的磨芋山,古樹參天,枝葉繁茂,遠看尤如展翅欲飛的鳳凰,此有龍,彼有鳳,中間還有一個好坪壩,故得名龍鳳壩。民國時期屬恩施縣第一區,為區公所駐地。1949年後,龍鳳集鎮先後屬恩施縣第二區、龍鳳公社、龍鳳鎮,是區(社、鎮)機關駐地。
1996年,龍鳳鎮面積148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其中土家族占40%,轄三河、明城、杉樹灣、小龍潭、竹園坡、三龍壩、五穀廟、向家村、衣角壩、後山坡、八龍坪、太陽坡、金龍壩、椿木槽、涼風埡、雙堰塘、西流水、店子槽、七里溝、古場壩、杉木壩、長坎、新橋、二坡、桂花壩、花石板、吉心、鹿池塘、大轉拐、杜家壩30個行政村和龍鳳壩居委會;龍馬鄉面積218.2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青堡、水槽、茶園溝、後溝、紅藤壩、村坊、金甲山、佐家壩、撤谷壩、下伍園、碾盤、二岩、何家槽、黃絲、煤泥壩、保扎、柑子坪、團包、龍洞槽、紙廠河、花廟、貓子山、冉家村、楠木橋24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龍馬鄉,併入龍鳳鎮。轄龍鳳1個居委會和後山坡、八龍坪、小龍潭、三河、三龍壩、向家、吉心、大轉拐、二坡、杉木壩、古長壩、店子槽、雙堰塘、柑子坪、貓子山、佐家壩、青堡、碾盤、明城、太陽坡、竹園坡、衣角壩、五穀廟、鹿池塘、花石板、杜家壩、新橋、七里溝、長坎、西流水、椿木槽、涼風埡、村坊、保扎、花廟、冉家、林場、楠木橋、桐麻園、龍洞槽、大壩、水槽、後河、茶園溝、黃絲、何家槽、二岩、煤泥壩49個行政村。2004年,鎮政府駐建設路,人口65563人,面積248平方千米,轄龍鳳1個居委會和龍鳳、小龍潭、三河、三龍壩、向家、吉心、大轉拐、二坡、杉木壩、古長壩、店子槽、雙堰塘、龍馬、柑子坪、貓子山、佐家壩、青堡、碾盤18個行政村。
地理位置
龍鳳鎮位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北郊,距市中心10公里,恩施火車站6.9公里,許家坪機場9.8公里,是離恩施市城區最近的鄉鎮。東與三岔鄉交界,西與屯堡鄉、板橋鎮毗鄰,南與舞陽壩街道辦事處、小渡船街道辦事處相鄰,北與太陽河鄉、白楊坪鄉、重慶市奉節縣接壤,素有「川鄂咽喉」之稱,「318」、「209」兩條國道從集鎮中心交匯而過,宜萬鐵路、滬渝高速公路G50均從集鎮規劃區經過,並設有站場。該鎮擁有國土面積277.05平方千米(2017年),轄18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68062人(2017年),集鎮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規劃區面積5.6平方公里。
社會經濟
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7億元,財政收入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元。該鎮水電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郵政、電信、移動網絡俱全,文化、衛生事業蓬勃發展,二、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環境條件好,是武陵山區貨物集散地和物流中心,是國家和湖北省重點鎮,是未來恩施市中等城市的重要組團。
自然資源
該鎮資源豐富。其中森林植被種類較多,主要有馬尾松、杉木、刺楸、毛竹等,適生樹種較為廣泛,蓄積量大。境內水電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10餘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0萬千瓦,均可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儲量大,分布廣,品種多,主要品種有煤及煤干石、鐵礦、高嶺土礦、硫磺礦、頁岩等,其中煤干石資源是恩施市唯一國家級儲量的資源,石灰石儲量豐富,含鈣量達98%以上。
特色產業
該鎮特色產業主要有採礦、建材、鑄造、富硒綠色食品為主的四大鄉鎮工業產業和以柚子、蔬菜、仔雞、山羊為主的四大種植養殖農業產業。其中農特產品種類多,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黃豆、馬鈴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煙葉;特產品種主要有柚子、柑桔、茶葉、板栗、蔬菜和其它水果。現已發展以柚子為主的高效經濟林2萬畝,即將進入豐產期。畜禽產品品種多,質量好,以肉雞、三元雜交豬、山羊為主的畜牧業已形成規模,年出籠肉雞100萬隻,年出欄商品豬8萬頭,山羊2萬隻,產銷兩旺。[2]
龍鳳新區
龍鳳新區規劃範圍為東至恩施市龍鳳鎮向家村青龍山,西至銀北高速(恩施段),南接楓香坪片區,北至長梁子三岔路口、衣角壩。整個規劃包含三河村、小龍潭村、向家村、三龍壩村、龍鳳村及龍鳳居委會等區域,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
恩施市行政服務中心遷建工程項目報批和規劃設計正在進行,年內可開工建設;預計2014年初步建成並完善市政廣場、綠化等配套設施,2015年前市直部分機關單位遷入新區辦公。通過發揮行政中心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帶動新區加快完善城市功能,積極推進核心區域配套建設,打造新區亮點工程和城市地標。
以路網建設為重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龍鳳大道、金龍大道、州城外環等新區「三縱四橫」路網建設,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形成便捷、生態、通暢的龍鳳新區骨幹路網,建成武陵山區城市交通組織示範點。充分利用龍鳳集鎮現有基礎設施,加快水、電、氣等配套設施建設,推進群眾休閒廣場、親水走廊等公共設施建設。金龍大道正在建設之中;州城外環線已通過評審,9月可開工建設。
以金龍河、帶水河、九盤溝景觀打造為重點,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以山為魂,以水為脈,突出山水園林特色,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城市建設與景觀打造同步,形成一脈(清江-帶水河綠脈)兩帶(東側青樹林綠化帶、西側山體綠化帶)四廊(四條生態廊道)多景(多個保留自然山體及組團綠化)的綠化景觀系統。
以園區建設為重點,加快產業建設。加快農產品加工園、低碳工業園、商貿物流園等產業發展平台建設,突出招商引資,促進新區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吸納低碳工業企業進駐園區。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引進和發展現代金融保險業,鼓勵銀行、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機構進駐新區;積極發展物流、中介、倉儲、批發等產業。統籌推進新區房地產開發,引進一批城市綜合體項目落戶新區,建設集商住小區、商業娛樂、休閒購物於一體的現代化城市綜合體。
以提升教育、衛生、文化發展水平為重點,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加快推進龍鳳初中遷建、市民族中醫院建設,改善新區教育、科技、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條件,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重點加強被征地拆遷戶安置房建設,不斷完善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穩步推進新區行政村改建社區工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