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齊桓公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齊桓公
春秋五霸之首
逝世 前643年
職業 齊桓公

五霸之首——齊桓公

名人簡歷

齊桓公(?-前643年),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名小白。是齊僖公最小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姜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歷史功過

他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曾是宮廷鬥爭的幸運兒,最後卻難逃宮廷鬥爭的苦海。他受命於危難之際,重任在肩,扶齊國大廈於將傾,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齊桓公一生顯赫,是—位有治國才幹和雄圖大略的統治者,他在自己的國內實施了一些整頓和改革,收到了富國強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國中成為第一個霸主。雖然爭霸戰爭對社會經濟有很大破壞,勞動人民對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對中國的統一和各民族的融合,對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名言名文

在《管子》一書中,齊桓公有句名言是:「仲父命寡人東,寡人東;令寡人西,寡人西。仲父之命於寡人,寡人敢不從乎?」 意思是,「仲父叫我向東,我就向東;您叫我向西,我就向西。您對我的教導,我怎敢不聽從呢?」可見其對管仲之言聽計從。

成語典故=

老馬識途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

釋義: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賞析: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國(今河北東部),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趕到燕國時,山戎的軍隊已經掠奪了許多財物,逃到它東面的孤竹國去了。齊桓公本想就此收兵回國,但管仲建議跟蹤追擊,攻滅孤竹國以保證北方的安全。齊桓公接受了他的建議,下令向東緊追。不料追到那裡,山戎國和孤竹國的大王都嚇得逃跑了。齊桓公率領大軍繼續追擊,最後終於取得勝利。

到凱旋而歸時,大軍在一個山谷里迷了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於是,管仲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走出山谷。」齊桓公同意一試。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着他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風馬牛不相及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

釋義:常用來比喻毫不相干的事情。

賞析:春秋初期,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聲威大震,中原的諸侯沒有不屈從他的。但南方楚國的國力也在不斷增強,楚王不但不服齊桓公,還要與他抗衡。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齊、魯、宋、陳等八國軍隊攻打蔡國,蔡侯只好連夜逃往楚國,請求楚國出兵援助。齊桓公看到蔡侯逃往楚國,於是率領率領軍隊長驅直入向楚國進發。楚成王接到密報,一面調集兵將準備同齊國作戰,一面派屈完到齊國軍營進行談判。屈完是一位能言善辯的大臣,他對楚國非常忠誠。為了楚國的安危,他只身前往齊國的軍營去見齊國的管仲,責問他:「你們齊國住在北方,我們楚國住在南方,齊楚兩國相隔這麼遙遠,即使馬牛走失不會跑到對方的國境內。尤其沒有料想到你們的兵馬,竟然踐踏我們的國土。」屈完鏗鏘有力的言辭,把管仲問得理屈辭窮,無言以對。齊桓公見楚國沒有屈服的意思,於是就把大軍開進楚國的領地內,楚成王又派屈完前去談判,齊桓公得知楚國早已有所準備,如果用武力討伐楚國,勢必會落個兩敗俱傷,只好同楚國講和,雙方言歸於好,各自撤軍。

愚公谷

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

釋義:以「愚公谷』指隱居或與世無爭的地方。

賞析:相傳春秋時齊桓公外出打獵,走到一陌生的山谷之中,遇一老翁,便問:「這是什麼山谷?」老翁回答說:「是愚公谷。」桓公又問:「何故用此名?」老翁說:「是因為我的緣故。」桓公不解。老翁平靜地解釋說:「我曾養過一頭母牛,生了一頭小牛,長太后賣掉,買了一匹小馬。有個少年對我說:『牛不能生馬。』就硬把馬牽走了。鄰居知道後都笑我愚蠢,就把這裡叫做愚公谷。」其實,這老人是一位隱士。唐王維《過崔駙馬山池》詩:「聞道高陽會,愚公谷正愚。」亦作「愚谷」。

尊王攘夷

釋義:尊:尊崇。攘,排斥、抵禦。這則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後來成為面對外族入侵時,結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同義詞。

賞析:齊桓公執政以來,在管仲的輔佐下,經過了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權力,維護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對遊牧於長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國對中原諸侯的侵擾進行抵禦。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中華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

輪扁斫輪

出處:《莊子·天道》。

釋義:以「輪扁斫輪」作為技藝高超的典故。

賞析:輪扁是春秋時齊國有名的造車高手。一日,齊桓公在殿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砍削車輪。齊桓公讀書讀到妙處,不禁搖頭晃腦,口中念念有詞,很是得意。輪扁很好奇,就放下手中的活計,湊向前去,問桓公讀的什麼書。桓公說讀的是聖人之書,他卻說這些書是古人的糟粕。桓公叫他說個究竟。輪扁說:「我行年七十,長期製造車輪,得心應手,但是口不能傳授其中的奧秘,所以你讀的書必定是古人的糟粕。」宋黃庭堅《戲題小雀捕飛蟲畫扇》詩: 「丹青妙處不可傳,輪扁斫輪如此用。」

鄒纓齊紫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釋義:以「鄒纓齊紫」比喻上行下效。

賞析:齊桓公喜歡穿紫衣服,紫衣服就在全國流行開了。紫衣服價格越來越高,齊桓公擔心這樣下去,必然引起奢侈風氣,但又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在為難時,管仲對齊桓公說:「您想阻止國人穿紫衣服,應該從自身做起,每天上朝不穿紫衣服;大臣有穿紫衣服進見的,你就說『離我遠點兒,我討厭紫衣服的氣味』就行了。」結果齊桓公按照管仲的話去做以後,當天官員們就不穿紫衣服了。第二天齊都臨淄就沒有穿紫衣服的了。第三天全國穿紫衣服的現象就杜絕了。鄒君喜歡系長帽帶,左右都跟着系長帽帶,帽帶價格長得離了譜兒,鄒君感到問題很嚴重。有一天上朝,他當着滿朝大臣拽斷長帽帶,國人從此再也不系長帽帶了。《南史·儒林傳論》:「語云:『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是以鄒纓齊紫,且以移俗。」

人物傳說

馬踏湖的傳說

春秋戰國時期,馬踏湖區為各國南北戰略要地。齊桓公經過南征北戰,東討西伐,各路諸候大部分被征服,齊國勢力日趨強大。齊桓公為了達到列國公推他為領袖之目的,曾在該地(又名會城)重兵列陣大會各路諸候,而各諸候唯恐落入齊桓公圈套被擒,遂率大軍紛擁而至,於是眾馬踐踏,平地成湖,故名「馬踏湖」。千百年來,馬踏湖旖旎的風光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名士,他們無不對這自然奇觀、聖地佳景讚嘆不己。

齊桓公與釣魚老翁

話說這一天,齊桓公喬裝改扮成買賣人,到鄉下巡察民情。天近中午,來到了一條河畔。他見一人正在垂釣,就走了過去。釣魚的是一個白鬍子老翁,戴着頂葦笠,身上穿得乾乾淨淨。齊桓公問:「老人家,垂釣呢!收穫怎麼樣?」

老翁回頭看看他,說:「是從遠方來的客官吧?」齊桓公點點頭。

老翁說:「客官若不嫌棄,老漢送條魚給你嘗嘗鮮。」說着,放下魚竿,提起水中的魚簍,抓出一條三四斤重的鮕魚,扯條柳枝穿好魚,遞給齊桓公,說:「這鮕魚是這條河裡的特產哩!」

齊桓公接過魚,順手摸出一塊金子遞給老翁,老翁擺擺手說:「送你的。」

齊桓公說:「老人家靠捕魚為生,我怎能白吃白拿!」

老翁笑笑說:「客官說差了,我老漢兒孫滿堂,不愁吃穿,釣魚不過是散散心罷了。」

齊桓公聽他說生活得很幸福,心裡挺高興,便問:「老人家高壽哇?」老翁伸出右手的大拇指二拇指說:「八十有三了。」「哎喲,如此高齡,還這麼壯實,難得,難得!」

齊桓公的一個隨從看天中午了,想催他去吃飯,無意間說漏了嘴,叫了聲「主公」,齊桓公呢,也無意間應了一聲。可那釣魚老翁聽了,並沒露出半點驚慌,從從容容地站了起來,向齊桓公施了一禮說:「不知國君駕到,多有冒犯,請恕罪。」

齊桓公叫隨從倒了一杯酒賜給老翁,等老翁喝完酒,他說:「老人家,祝願寡人幾句吧。」

老翁想了想,問:「主公要我嘴上的祝願呢?還是心裡的祝願?」

齊桓公心想:這人不凡,嘴裡說:「當然是心裡的!」

「那好,」老翁雙拳合抱說:「我祝願主公不要得罪群臣百姓。」

「嗯!」齊桓公一鐵虎臉,背過身去。他生氣了。

一名隨從對老翁說:「普天之下,國君最大,群臣百姓誰不怕得罪他?你說話大小尊卑顛倒,是想找死嗎?!」

老翁悠悠地捋着鬍子說:「在老漢眼裡,群臣百姓大於國君。—大臣、百姓若得罪了國君,還能求國君喜歡的人為他說情,國君如果得罪了大臣、百姓就不同了,當初桀得罪了湯和百姓、紂得罪了文王和百姓,結果都丟了江山。你說,國君和群臣百姓,誰怕誰?」

隨從無言答對,又怕齊桓公怪罪下來,就嗆啷啷拔出刀來,一把揪住老翁的衣領大聲吼道:「大膽村夫,一派胡言!」

齊桓公這時忽然轉過身來,喝令隨從放手,對老翁施禮說:「老人家講的極對,寡人一定牢記在心,請隨寡人入宮,幫我治理國家吧。」

老翁說:「老漢是個莊戶人,哪裡懂得國家大事!」說完拿了魚竿、魚簍揚長而去。

生平大事

時逢內亂,驚險即位

自太公姜尚之後,十二傳至齊莊公。其間,齊紀交惡,哀公被烹;胡獻構怨,內壁操戈。內亂迭起,外患雜錯、民不聊生,國無寧日,莊僖繼立,方現轉機。莊公在位64年,僖公當政33載,父子連續治齊近百年之久。政局相對穩定,元氣漸復,國力日增。征伐異國,主盟諸侯,史稱莊僖小霸。然而曇花一現,好景不長。襄公嗣位,前功盡棄。


齊襄公時,國政混亂。管仲預感齊國將發生大亂,小白的師傅鮑叔牙在好友管仲的提示下,就保護小白逃到莒國。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為君。次年,雍林人殺無知。一時間齊國無君,一片混亂。通過眼線得知此情況的公子糾和小白,俱連夜回趕。魯國發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糾回國,派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帶鈎。小白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魯國於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這時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立他為國君。是為桓公。

當時桓公被射中帶鈎,裝死迷惑管仲。躲在帳篷車裡日夜兼程趕回齊國,又有齊國貴族國、高兩氏支持,成為國君。桓公發兵迎擊魯國,在干時(今桓台)大戰,魯軍敗走。鮑叔牙給魯侯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魯人害怕,殺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殺管仲,鮑叔牙勸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在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齊國,那麼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那麼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聽從他的建議,假裝要殺仇人,把管仲接到齊國。桓公和管仲談論霸王之術,大喜過望,以其為大夫,委以政事。

拜管為相,實行改革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例行改革,對外尊王攘夷,存亡續絕。這一時期,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長、盡忠職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傑」。

早在齊桓公不記一箭之仇,欲拜管仲為相時,管仲便提出:「建成大廈,決不能單憑一根木材;匯成大海也決不能僅靠幾條涓涓細流。君欲成就大業必須任用五傑——舉動講規範、進退合禮節、言辭剛柔相濟,我不如隰朋,請任命他為大司行,負責外交;開荒建城、墾地蓄糧、增加人口,我不如寧戚,請任命為大司田,掌管農業生產;在廣闊的原野上使戰車不亂、兵士不退,擂鼓指揮着將士視死如歸,我不如王子城父,請任命他為大司馬,統帥三軍;能夠斷案合理公道,不殺無辜者,不誣無罪者,我不如賓胥無,請任命他為大司理,負責司法刑律;敢於犯顏直諫,不避死亡、不圖富貴,我不如東郭牙,請任命他為大諫之臣主管監察諫議。想要富國強兵有這五位就足夠了,想要成就霸王之業,還要有我管仲在這裡。」桓公聽從管仲建議,令五人各掌其事,並拜管仲為相,組成了強有力的領導集團。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領導集團決策英明,深得人民擁護。

葵丘會盟,稱霸諸侯

齊桓公改革之後,齊國國力大為增強,齊桓公開始走上稱霸的道路。

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夏,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周襄王對齊桓公十分感激,派人給他送了祭肉、珍貴的弓箭和車子。齊桓公利用這個機會,於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民權境內)會合諸侯,招待周王的使者。

史書記載說,春秋五霸,以齊桓公最盛;齊桓公九合諸侯,以葵丘之會最盛。在葵丘之會上,齊桓公代表諸侯各國宣讀了共同遵守的盟約。其主要內容是,不准把水禍引向別國;不准因別國災荒而不賣給糧食;不准更換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讓婦女參與國家大事。這些內容,有些是各國在經濟上互相協作的要求,有的是維護宗法統治秩序的需要。條約規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通過葵丘的盛會,齊桓公終於達到了聯合諸侯,稱霸中原的目的。

寵信閹豎,昏庸晚年

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齊桓公前去探病。桓公問道:「仲父百年之後誰可代替您做丞相?」管仲說:「沒有比君上更了解臣下的了。」桓公說:「易牙如何?」管仲說:「易牙殺了自己的親兒子把肉蒸熟了給您吃,這樣的人是不近人情的不可以繼任丞相。桓公說:「開方如何?」管仲說:「開方本為衛國太子,他捨棄太子之位,背離自己的親人臣服於大王您,這樣的人是不近人情的。」桓公又說:「豎刁如何?」管仲說:「豎刁把自己閹割了來伺候大王,這樣的人也是不近人情的不可用之為相。」管仲死後,齊桓公很快便把管仲的囑託忘到腦後了,開始重用這三個人,三個人恃寵成驕,漸漸開始獨斷專行。

齊桓公的三個夫人都沒有子嗣。除三位夫人之外桓公還有六位如夫人。因為這六人都得到桓公寵愛禮數與夫人沒有區別所以稱為如夫人。六位如夫人各育有一子,長衛姬生公子無詭,少衛姬生公子元,鄭姬生公子昭,葛贏生公子潘,密姬生公子商人,宋華子生公子雍。齊桓公愛惜公子昭賢德管仲生前桓公曾與之商議立公子昭為太子,後來,桓公在蔡邱會上囑咐宋襄公說,已經立公子昭為太子。桓公的寵臣易牙和豎刁也得到長衛姬的寵愛,易豎兩人經常向桓公進言替公子無詭說好話。桓公架不住兩人的甜言蜜語許諾立公子無詭為太子。這使得其他五位公子各樹黨羽,互相猜忌。

公元前647年桓公病重,易牙豎刁派兵把守宮門,只留公子無詭在長衛姬宮中,其他公子前來問安都被阻於宮外。三天後,齊桓公還沒有死,易牙豎刁將王宮中的侍衛宮娥趕出宮外,關閉宮門。又在齊桓公寢室築起三丈高的牆,致使內外斷絕風縫不通。只留了一個狗洞大小的洞穴用以打探桓公生死。齊桓公寢室之內沒有吃的沒有喝的,可悲呀!一代霸主竟被活活餓死。桓公死後屍體在床上六十七天,屍體腐壞,寢室之內臭氣熏天。屍蟲順着門縫爬出宮外。

易牙豎刁控制了齊桓公之後,藉助長衛夫人的力量誅殺群臣,擁立無詭為國君。太子昭無奈只得投奔宋襄公。無詭即位後,下令將齊桓公的屍體成殮起來,但並未正式下葬。

後來,在宋襄公的幫助下,公子昭奪回王位。他就是齊孝公。孝公元年八月齊桓公才正式下葬。

秘聞軼事

齊桓公與「座右銘」的由來

座右銘最初並非是置於座右的銘文,而是一種稱為「欹器」的酒具,並且和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有關。

欹器是一種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時候往一邊斜,裝了大半的時候則穩穩噹噹地直立起來,裝滿了則一個跟頭翻過去。這種欹器給人以不能自滿,自滿就要栽跟頭的啟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生前非常喜歡這種欹器,座位右邊總是放着一個欹器,用以告戒自己,不要驕傲自滿。齊桓公死後,國人為他建造廟堂時也沒忘記將此器皿放入廟堂之中作祭祀之用。

有一次,孔子率弟子朝拜齊桓公廟堂,見到這種器皿,不知是何物,便問廟中看管香火的人,方知是欹器。孔子知道欹器的來歷後,便給弟子講述當年齊桓公置欹器於座右告戒自己的故事,並教育弟子,讀書學習也是這樣,驕傲自滿必然會招來損失。孔子回去之後,也請人做了一個,放在座位右邊警戒自己。南北朝時,著名科學家祖沖之也曾為齊武帝的兒子蕭子良做過一個欹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後來這種欹器失傳了,也可能是後人感到用文字更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於是,改用銘文代替欹器放在座右了。這便成了名符其實的警戒鞭策自己的座右銘了。

奇特納賢術

齊桓公為了表現自己廣集賢士的決心,在宮廷前燃起明亮的火炬,準備日夜接待各地前來晉見的人才。雖然他求賢若渴,但是不知什麼原因,火炬整整燒了一年,卻沒有一個人來上門求見。一時間齊桓公一籌莫展。

有一天,京城東郊突然來了一個鄉下人要求晉見齊桓公,聲稱自己有九九算術口訣的才能。齊桓公聽說後覺得很可笑,派傳令官告訴他:「九九算術乃是末流小技,也配拿來見君主嗎?你還是趕緊回去吧!」

鄉下人卻出人意料地做出了這樣的回答:「我遠道而來,是專門來為國王解決難題的。我聽說宮前火炬燃了一年也沒有人上門,這是因為國王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各地人才都自以為比不上他,怕在國王面前獻醜被人譏笑,所以就不敢登門了。我的九九算術的確是微不足道的小技術,但國王如果能以禮待我,還怕那些有真才實學的能人不來嗎?泰山所以高聳,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江海所以深廣,是因為它積聚了每一條小溪流。《詩經》中說過,古代的英明君王有事都去請教砍柴打草的農夫,只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國王是一代明君,必定能禮賢下士。」

齊桓公聽後心悅誠服,於是立即以隆重的禮節接待了這個鄉下人。果然不出一個月,四方人才都聽說齊桓公重用一個鄉下人,也紛紛前來了。齊桓公因此也招攬到了大批的有用之才。

烹子獻糜

一次桓公對易牙說:「山珍海味我都吃膩了,只是沒吃過人肉,你如此會做菜,可知道怎麼烹製人肉嗎?味道又是如何?」桓公此言本是無心的戲言,而易牙卻把這話牢記在心,一心想着怎樣能作頓人肉宴給桓公吃,好博得桓公的歡心。後來他看見自己的兒子,就把兒子殺了給桓公作人宴,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吃到一盤鮮嫩無比,從未吃過的肉菜,便詢問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說,「乃臣子之肉,獻於大王嘗鮮」。當桓公得知這是易牙兒子的肉時,內心很是不舒服,卻被易牙殺子為自己食的行為所感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親骨肉,從此桓公寵信易牙。

遠望知謀

齊桓公對管仲說:「我和您謀劃攻打莒國,計劃還沒有公開,都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這是為什麼啊?」管仲說:「我國國都里一定有聖人。」齊桓公說:「呀,前幾天服役的人里,有個拿着跖槍向上看的人,大概就是他吧?」不久,服役的東郭牙就到了。管仲說:「說要攻打莒國的就是你吧?」東郭牙回答說:「是的。」管仲說:「我沒有說要攻打莒國,你為什麼那麼講?」東郭牙回答說:「我聽說君子善於謀劃,小人善於會意。前幾天,臣下望見您在高台上,滿面怒色,動作有力,這是要發動戰爭的表現。您張開口卻沒有聲音,說的就是『莒』字。您舉手臂所指的方向,也是莒國的方向。臣私下來想,諸侯之中不服我們齊國的也就只有莒國了。所以臣就這樣說了。」

內外得人

桓公召集諸侯,衛國最後才到。桓公與管仲謀劃攻打衛國。退朝之後回到後宮,衛姬望見桓公,走下堂拜了兩拜,替衛國請罪。桓公說:「我和衛國並沒有什麼變故,你為什麼求情?」衛姬回答說:「臣妾望見您進來的時候,趾高氣揚,表現出要討伐其他國家的意願。見到臣妾,神色變化,這是要討伐衛國了。」第二天,桓公上朝,拱手請管仲進來。管仲說:「大王放棄攻打衛國了嗎?」桓公說:「仲父您是怎麼看出來的呢?」管仲說:「大王您拱手時態度恭敬,說話語氣和緩,見到我有些慚愧,因此我知道。」桓公說:「好,仲父管理朝外之事,夫人管理宮內之事,我知道我始終不會被諸侯取笑了。」

治國最怕社鼠

一天,齊桓公問國相管仲說:「治理國家最怕什麼?」

管仲說:「最怕的就是社鼠。」

齊桓公問:「什麼叫社鼠啊?」

管仲說:「古人祭祀土地神,立一根大木頭,外面塗上泥,作為土地神的象徵,那就叫社木。藏身在那根大木頭裡的老鼠,就叫社鼠。」

齊桓公又問:「那治國為什麼怕社鼠?」

管仲說:「那老鼠如果在社木里做窩,那可就麻煩大了。用火去熏吧,害怕把社木燒了;用水去灌吧,又怕把外邊塗的那層泥給衝掉了。所以藏身於社木里的老鼠可安穩吶!

齊桓公放權

齊桓公就是因為充分信任管仲,使管仲的才能得到極大的發揮,齊國才很快成了春秋五霸之首。

有一次,晉國派使者見齊桓公,負責接待的官員向齊桓公請示接待的規格。

齊桓公說:「去問管仲。」

接着,又來一位官員向齊桓公請示政務,齊桓公說:「問管仲去。」

在一旁侍候的人看到這種情形,笑着對齊桓公說:「什麼事都要去問管仲,看來,當個君主倒是很輕鬆的事啊!」

齊桓公說:「這你就不明白了,君主辛辛苦苦地網羅人才,目的就是希望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如果不明白這一點,什麼事情都由君主一個人去做,那君主就沒法當了,想想天下到底有多少事情!況且,如果這樣,不是浪費了自己苦心招攬的人才了嗎?」

下人也覺得齊桓公說的有道理,在一旁點頭稱是。

齊桓公接着說:「我花那麼多的心血才找到管仲這樣的人才,我既然把國家交給了他,就應該讓他發揮最大的作用。況且在他的治理之下,齊國現在是國泰民安,我憑什麼要隨便插手呢?」

「納才任賢」是古今領導者成就事業的根本。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單靠一己之力是難以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是要知人善任,揚長避短,充分依靠下屬的力量。

名人評說

《春秋公羊傳》說:「南夷北狄交,中國不絕如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齊桓公作為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他一向是被高度評價的。當時在夷狄的逼迫之下,中原各國的確遭到了極大的威脅,而通過改革而強盛起來的齊桓公,此時充當起了中原各國的保護神,打出了「尊王壤夷」的旗號。作為霸主,齊桓公又是會盟諸侯,又是插手別國事務,又是安定王室,又是征伐夷狄,可謂風光一時。

孟子對齊桓公持批評態度,認為他不過是靠霸道,而不是王道。

《史記》:「桓公好內,多內寵,如夫人(小老婆)者六人」「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可見齊桓公生活糜爛,如此多的兒子也為以後的內亂埋下了隱患。

歷史遺蹟

柏寢台

柏寢台,位於河南漯河廣饒縣城東北25里大桓村西南隅。明嘉靖《山東通志》載:「齊桓公曾盟諸候於此,故稱桓公台,也叫齊霸盟台,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據傳當時台高3丈余,闊40餘畝,台上廟宇櫛比,柏樹蒼蔥,頗為壯觀,充分反映了齊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並四度成為古代東方文化中心的景況。由於年久失修,風雨侵蝕,台上陳跡已不復存在。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啟示

齊桓公:用人之長,不拘一格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十全十美的人世上是沒有的。古今中外成大事業者,能夠在選用人才時,知道用人的長處,容忍人才的缺點。這不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胸懷。

才往往都有個性,大才者又大都不拘小節,又難免會恃才傲物,因此,看人要看大的方面,用人要用其所長。這樣才能成就大業。

齊桓公推行招賢納士、銳意求治的建國方略,任用管仲為相,建立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

寧戚聽到這個消息,就遠道來到齊國。他懷有不世之才,又有匡世之志,很想在桓公手下一展才能。但來到齊國,他才感到宮門重重,桓公出入車駕相從,衛兵近臣前呼後擁,守衛森嚴,不要說上前自薦,就是遠遠看上一眼也是難事。

他身上本來不多的盤纏已經花得差不多了。現在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在這裡找點事做,等待機會,二是回老家去,安心種地養牛。他擅長養牛,人家都說他專心養牛,就能發大財。

他最終選擇了前者。

一天,桓公外出,在東城的門外聽見有人在唱歌。歌唱得並不怎麼好,但裡面似乎有什麼東西深深打動了桓公。

「這是什麼人啊?」他問從人。

從人向外望了望:「一個趕車的,不好好幹活,在那兒偷懶。」

「你懂什麼!」桓公叱道。

他下令停下馬車,揭簾向外看去,只見一個清瘦的男子,粗布褐衣,正在擊着牛角唱歌:「浩浩乎白水……」

他唱的是一首古詩:「浩浩白水,惰惰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國家未定,從我焉如。」詩用的是比興,表達出為國效力的願望。

「這是個賢人啊。」桓公感嘆說,「怎麼能給人干趕車這種粗活呢。寡人要把他請進宮去,和他談談。」

於是,一番長談之後,桓公和管仲都主張重用寧戚。

一位老臣啟奏:「大王,用人可是關乎國家興衰的大事,應該慎重。」

桓公說:「是啊,用賢人,國家就強盛,用奸人,國家就衰敗。這方面的例子,真的是很多。就說管仲吧,要不是當初鮑叔牙推薦了他,寡人就不會有今天。所以,我要把賢能的人都請來,為齊國出力。」

大臣說:「好是好,但是不是賢才,大王可要把握清楚。老臣倒是有個主意。」

「什麼主意?」桓公傾身問道。

「這個人是從衛國來的,衛國離我們這裡又不很遠。我們派個人過去,了解一下,他要果然是個賢才,再用他也不晚。」「不妥不妥。」桓公連連搖頭。

「現在我們認為他是賢才,就該大膽使用。派人去了解,要是認真,了解到了就會淨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人誰沒點小毛病?可知道了他的這些小毛病,就會讓我們心裡疑惑,不放心。為了小的過失而丟棄了大才,這可是太不上算了。你想想看,世上許多國君失去賢才,不都是這個原因嘛!」

齊桓公正襟危坐,命人頒下詔書:任命寧戚為齊國上卿。

寧戚為上卿,為齊國做了許多事情,和管仲一起輔佐齊王,成就了春秋霸業。

用人成功和失敗的例子幾乎一樣多。再說齊桓公,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重用了管仲等賢人,以「尊王攘夷」為名,擴充國力,收取人心,成就了一代大業。但在管仲死後,他不聽管仲死前的勸告,用了幾個小人為相,使得兒子爭奪王位,自己的屍體在房裡生蛆,竟然沒人過問。成功和失敗的例子如此集中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對比是何等的鮮明!

識人需要眼力,用人需要膽略。很難說哪個更重要,也很難說哪個更難。

用人也該懂得這個道理。善用人的長處,是因人成事的第一要務。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