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黛袋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黛袋蛾 學名:Dappulb tertia Templeton 類屬:鱗翅目袋蛾科

形態特徵

成蟲雄蛾體長15-18 mm,翅展30-35 mm,體翅灰黑色,前翅中室頂端和R脈處各有黑色長斑,後翅灰暗褐色,翅脈棕色。雌成蟲體長14-24mm,淡黃色,頭小,胸背隆起,深褐色。卵橢圓形,長0.7-0.8mm,米黃色。幼蟲老熟時體長23-30mm,胸部背板黑褐色,前、中胸背板中線白色,兩側各有1個白色長斑,組成「川」字形,後胸背中線兩側各有1個黃白斑,呈倒「八」字形。腹部黑色,各節有許多橫皺紋。蛹雌蛹長12-17 mm,深褐至黑褐色,腹部背面第三、四節後緣、第五、六節前後緣和第七至第九節前緣各有小刺1列。雄蛹14-25mm,深褐色,胸、腹部第一至第五節背面中央有1條縱脊,腹部背面第二節後緣、第三至第五節前後緣和第六至第八節前緣各有刺l列。袋囊長22—50 mm,褐色,長錐形,囊外附綴破葉,有時粘有全葉。[1]

發生規律

在福建1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陸續化蛹,成蟲4月下旬羽化。5月下旬幼蟲陸續孵化。7—8月危害嚴重,11月進入越冬狀態。在廣西1年1代,以老熟幼蟲越冬。2月中、下旬化蛹。成蟲3月上旬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產卵。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蟲孵化。6—7月危害嚴重。10月中、下旬進入越冬狀態。[2]

分布與危害

分布在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

防治方法

1.人工摘袋囊冬季闊葉樹和果樹落葉後可見到樹冠上袋蛾的袋囊,尤其是大袋蛾的袋囊十分明顯,可採用人工摘除,可用袋蛾幼蟲飼養家禽。

2.袋蛾的遠距離傳播主要靠苗木的調運,冬季注意在林果苗木上摘除蟲囊,可以控制該蟲傳入新區。

3.化學防治:儘量選擇在低齡幼蟲期防治。此時蟲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蟲的抗藥性相對較弱。防治時用45%丙溴辛硫磷(國光依它)1000倍液,或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混合液,40%啶蟲.毒(必治)1500-2000倍液噴殺幼蟲,可連用1-2次,間隔7-10天。可輪換用藥,以延緩抗性的產生。

4.生物防治寄蠅寄生率高,要充分保護和利用。噴撒蘇雲金桿菌、殺螟桿菌1-2記抱子/ml防治蠟彩袋蛾,防治效果 85-10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