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黑龍江省雁窩島集團

黑龍江省雁窩島集團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黑龍江省雁窩島集團位於美麗富饒的三江平原東部完達山腳下,總面積1228.6平方公里,是在國有企業八五三農場的基礎上籌建起來的。1956年由王震將軍親自選址建場;1961年共和國首任副主席董必武親筆題寫「雁窩島」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將雁窩島永遠定格在共和國版圖上而響譽全國。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黑龍江省雁窩島集團

總面積:1228.6平方公里

位於:三江平原東部完達山腳下

選址時間:1956年

公司理念

近半世紀以來,雁窩島人用熱血和汗水鑄就了雁窩島特有的「執着追求、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和「言行一致、快捷高效」的企業作風。

簡介

雁窩島集團是一個集貿工農、科研教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跨地區、跨所有制,具有自營進出口權的綜合性大型國有企業集團,集團擁有32個成員企業,生產雁窩島牌產品9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其精製米、大豆油、麵粉、豆粕、白酒、乳品、陳醋等主要產品曾多次獲得國家、部、省優質產品稱號,芸豆、紅小豆、白瓜子、葵花子、山野菜、食用菌、蜂蜜等天然有機食品,暢銷國內外市場。集團年生產糧豆30萬噸,商品率達80%,累計上交國家利稅1.8億元。

雁窩島有着濃厚的文化底蘊,小說《雁飛塞北》、散文集《雁窩島》、電影《北大荒人》等一系列文學佳作給人們以深深的烙印,《開發雁窩島》一文被列入六十年代全國小學語文課本,讓許多人為之嚮往,為之感動,「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這裡的土地肥到了家,插上根筷子會發芽」等美好傳說,便是對雁窩島美麗富饒的真實寫照。昔日雁窩島隋唐時期的古城遺址仍依稀可見,她與今天萬頃良田,現代文明小城鎮交相輝映,向人們述說着雁窩島原始自然風貌與現代文明融合的壯美。

雁窩島風景秀麗,景色迷人,生態環境良好。1997年建立面積11916公頃的國家級雁窩島濕地自然保護區,是黑龍江墾區新建的內陸水域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其地理位置優越,氣候適宜,地形低平,珍稀、瀕危動物種群數量繁多,僅國家級保護鳥類:丹頂鶴白枕鶴白尾海雕灰鶴大天鵝鴛鴦白額雁等就有89種。獸類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獺、麝鼠、赤狐、貉、東北野兔、狍子、野豬等,還有白鰱、紅肚鯽魚、鯉魚、鲶魚、狗魚等豐富的魚類資源,以及種類繁多的植被。1999年該保護區被列入《亞洲濕地名錄》。

集團基礎設施齊全,電信傳輸光纖化、電話交換程控化,已上Internet的「雁窩島網站」可及時收集整理國內外最新的市場信息。公路網絡遍布轄區境內,直通佳木斯、雙鴨山、哈爾濱的客車可當日往返。集團總部小城鎮已具規模,商業區布局合理,區域經濟發展已形成良好的投資環境,設備齊全的二級乙等醫院和三星級管理的賓館為各界朋友帶來生活的便利,雁窩島集團全體員工正以百倍的信心描繪着新世紀的宏偉藍圖。[1]

參考文獻